【...王智崇:结伴畅游眼科医械开发蓝海,“懂”很重要 | 孵动力访谈】

作为现代医学和高端医用器械与耗材最具活力的成长点之一,眼科医用材料的研发与临床转化倍受世人关注。现今眼科临床治疗手段的丰富,得益于多学科、多领域的前沿交叉与合作。

日前,由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等联合主办,广州锐澄医疗技术有限承办的“‘眼科生物材料与临床转化’多学科交叉论坛”,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成功举办。

来自国内外眼科行业的知名专家、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优秀学者,以及中山大学各相关学科、临床以及基础医学的科研人员、企业界代表等相关人士共同出席了活动。 

会上,专家们表示,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眼科医疗器械的开发将迎来新的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与临床转化也将步入新的征程。

会议期间,孵动力采访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王智崇教授,整理如下。

图片1.jpg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王智崇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出站博士后。2013年度科学中国人,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中国医师学会泪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眼表屈光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眼科委员会主委。

曾主持国家“973”、“863”计划5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项,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5项。

Q1:王教授您好,在这次论坛上,您分享的主题是《眼科:医疗器械开发的优质蓝海》,为什么您认为是蓝海呢?

A1:在本次论坛上,我用三部老电影概括了要讲的内容,《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一个都不能少》和《百万富翁》。

回到你的问题,首先是大环境(带来的)。中央要求(医疗器械)国产化,为医疗器械研发带来了春天,我们去眼科手术室和检查室见到的设备基本全是进口的,国产化有很大的空间;二是,既往大家关注的是与生老病死有关的大科,眼科往往被忽视,有许多空白;三是,“金眼科、银外科”这句民间俗语,同样适合于描述目前眼科医疗器械研发现状:眼科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的优势,当然,要获得这样的高附加值需要研发者拥有高超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才能产出精密的眼科设备;四是,眼科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发明专利,亟待开发;五是,眼科设备具有拓展为其他专科设备的潜能;六是,眼科涉及的是生活质量,而不是生命,相对风险小点;最后一点就是,眼科是比较容易、也是非常需要学科交叉的专科。

当然,有些产品的研发需要长时间的多方面沉淀,暂时赶上或超越国际先进水平有难度,但有些方面,特别是新概念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国内外同步启动,水平相当,是我们目前可以做的事。再者,我国是人口大国,更是一个对美好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需求的人口大国,有庞大的临床需求,广泛的。眼科医疗器械国产化正当时,大家一起努力一定有所建树。

Q2:为什么眼科(医疗器械开发与应用)会被遗忘呢?

A2:眼睛采集(人)80%的外界信息,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大家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前,不会注重生活质量。国家的科研资源/利益分配也是这样。过去国家主要资助心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研究,眼科的(科研资源分配)很少,但是现在眼科(科研资源分配)明显增加。

社会对眼科医疗器械的研发的重视度也相对较弱,这就是我为什么在论坛上用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这部电影(来比喻)的意思。其实很多在全身如外科、内科用的一些材料和方法,也可以很平稳很安全的用到眼科,因为那个地方已经被别人关注过了,证明安全有效,降低了眼科产品开发的事故风险和技术风险。

Q3:从临床一线的实践来看,结合我们这次活动,您是如何看待生物材料在眼科领域的应用前景的?

A3:生物材料与临床结合方面,大家(国内外)都差不多,用于产品开发的成熟材料各个国家更不会差很多。全教授(注:中山大学全大萍教授)与我都从事人体组织工程产品研发(已有)二十年,深谙学科交叉的互补优势。既往临床医生认为很难的事情,材料学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材料学家手里掌握着许多的好材料,不知有何用处。因此,促进学科深度交流,寻找心仪的“对象”就是我们举办这次会议的初衷。

过去的学术会常常是医学的交流医学,材料的商谈材料,各自在自己扎的戏台子上唱自己的戏,看似热闹实无“疗效”,如何融会贯通,打通最后一公里非常重要。灵感是喝咖啡喝出来的,学科交叉需要深层次交流和触发。这次会议是眼科学者与材料学者交流、碰撞的尝试,今后会邀请信息、电子、生物等各方面学者一起交流。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本次会议每个Section的标题:“寻寻觅觅、望眼欲穿”讲的是临床医生的心境,“几代奋斗,家产万贯”说的是材料学者的现状,“今朝聚首、灯火阑珊”就是本次会议的期许。与既往不同,这次论坛将材料学与眼科临床的内容交叉融合在一起,便于大家学习、交流和灵感触动。我国材料研究及相应的产业布局方面已经相对比较完整,大家通力合作一定会实现我们的梦想,满足广阔眼科医疗设备的需求。

Q4:学术上追求前沿的,临床上追求安全有效,从这个角度上看,生物材料未来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会成为一个主流吗?

A4:科研发文章追求的水平,与产品开发是两回事。产品开发不要求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追求的是最安全和最有效。一个非常先进的材料,FDA和CFDA暂时是不会批准的。科学研究可以用概率总结结果,允许有差错,但医疗器械则不同,在投入市场之前只要有一点差错,哪怕是很小的一点,你都要找出来原因在哪,不能带病上岗,这就是搞产品开发跟搞研究的不同。

学术研究具有前瞻性,用于规划,最终必然落实到产品。虽然现在评价人才主要以论文定成败,我认为只有将科研成果落到实处的学者才是真正的人才,毕竟原始创新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所以,技术革新和医教研一体的实用研究才是研究的主流。

Q5:从最开始的基础研究到最后临床转化成产品,目前生物材料在眼科领域临床转化现状如何?

A5:这要回归产品开发的本质。产品开发的本质是在临床中发现需求,满足临床需要。实际上这不单纯是生物材料(这一类医疗器械)的问题,也是所有医疗器械都要走的路。

我在论坛上用一部电影来比喻:《一个都不能少》。相关人员不能少,包括提出诉求(临床问题)的人(医生)不能少,提出解决办法的人不能少(理工:包括理科工科等学术研究者),把办法转变为产品的人不能少(企业),把关的人不能少(检测),整个过程没有资本运作也是不行的,因此不能少。

这些都必须要有,任何一环的缺失或者薄弱时,去搞产品开发,都会造成延缓甚至停顿,随之就是浪费。因为所有的产品都有生命,如果(产品)开发差不多了,停顿在某一个环节,别人的产品就会抢先,失去机会,前面的(付出)就是很大的浪费,甚至是前功尽弃了。

医疗器械开发,做医生的需要做材料的(解决问题),做材料的也需要做医生的(提出问题),最终转化为产品则需要工厂(解决工艺和生产),更重要的是团队成员间要相互教育,搞材料的要教育我们,我们要去教育非医学的人,只有大家都互相懂一点,才能更好的融会贯通。

比如就临床医生而言,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千千万万,医生必须能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判断就目前的技术状况是否能解决,才能提出有用的(诉求)。如果我要提出来(诉求),我会说可能通过什么材料,通过它的(生物材料)表面处理、降解速度、改性(来处理)等大概的要求等,这样别人才能参与进来。(提出需求的人)更要积极参与到产品开发中,当目前技术无法顺利实现原想法时,可根据临床情况绕过去。

因此,实际开发过程中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懂”,包括“懂”伙伴、“懂”知识和“懂”市场,即与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做一番对的事。

Q6:从医疗器械全价值链的漫长环节来看,您认为关于这个链条的合作及推进,未来的趋势是怎样?

A6:这需要三个层面,一是资本,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目前社会上有大量资本,但是可用的并不多,因为大家喜欢近期就有回报,所以热衷于资本运作,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布局长、中、短各期产品,尽快有回报,给资本持有人以信心;

二是,要开发“活”的技术和产品,即临床长期需要的产品,更必须是具有可不断更新能力的产品。最好不要开发买来的专利,它是死的,只有与发明人一起,才能使产品具有不断更新能力、不惧怕别人仿制。产品开发要能点石成金的“手指”,而不是要“黄金”;

最重要的是团队:有两条要把握,一是原本相知、交往知根知底的人在一起做事;另外一条,尽快在短期内做成一件事情,哪怕是小蛋糕,从利益分配中,可知道彼此要多少(利益分配),这样大家相互“懂得”,才更有信心。

项目合作中,我最喜欢那个Deadline模式。到什么时间,要做到哪一步。做不出来没关系,告诉我原因,大家共同克服。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一步步往前推,每一步都有结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