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我国经济社会正面临三个方面的重要转折]

原标题:原行长李礼辉:我国经济社会正面临三个方面的重要转折 来源:零壹财经

2019年12月7日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保险科技应用与未来》论坛上发表题为《新时代 新金融》的主旨演讲,演讲中李礼辉指出,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经济社会面临一些重要的转折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包括:1、具备支付能力的老龄化品质生活的需求,2、具有投资能力的全球化的财富管理市场以及3、具备普惠信任的数字化经济社会架构。

关于第一个变化,李礼辉介绍道,2018年我国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是2.4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7.9%,已经进入称之为轻度老龄化的社会,老龄化的程度未来将会继续加深,所以老龄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与老龄化同步的是居民支付能力的提升。据瑞信的测算,从2000年到2018年这18年间中国的中产阶级的财富增长了330%,增长的速度高居全国之首。预计到2020年我们中国人均财富在1到10万美元之间的成年人口将会达到全国的成年人口的50%。

所以未来的社会,是具备支付能力的高品质的老龄生活,这样一个社会将会创造规模化的金融市场,特别是保险业的市场,这是第一个重要的转折和变化。

其二是具有投资能力的全球化的财富管理市场。根据2018年全球财富报告,我国进入全球最富裕10%人群的规模达到8940万,仅次于美国的1亿零247万,居全球第二位。2018年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规模124万亿元,个人可投资的资产规模约190万亿元。李礼辉表示,保险机构历来是财富管理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全面放开商业银行保险期货、基金和证券公司的外资持股鼓励限制,我国未来的财富管理市场将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

李礼辉也强调,目前我们国家的财富管理市场仍不太成熟,体现在风险的约束机制部分失灵,底层资产配置局部失衡,财富管理机构部分过度拉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争夺市场,实际投资风险超过了大多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等方面。

第三个变化是具备普惠信任的数字化经济社会架构。我国家物联网链接规模2018年达到23亿,预计今年是31亿,到2022年是70个亿。与此同时物联网联合的速率将几何级提升,5G的通信网络具有高速度、广连接、低时延的特点,时延可以低于一个毫秒。

李礼辉介绍到,在数字化的经济社会中,诸多的链接具有控制功能或者交易功能,包括金融交易的功能,这就需要对管理、指挥、调节的权利进行认证,也需要对物权关系、信任关系进行认证。比如随着物联网进一步发展,智能化水平进一步的提高,要对无人驾驶汽车进行指挥和控制,但这些权利是需要认证的,是传统的认证体系和训练体系无法达成的。传统的权利的认证和物权认证的体系总体上是中心,环节比较多,效率比较低,覆盖面比较小,在传统的商业信任模式中信任需要积累,信任也需要中间结点,建立信用所需要的时间长,信任可及的范围小,信任的成本高,因此传统的认证工具和信任模式难以适应数字经济社会的需求。

李礼辉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新技术或者说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建立一个普惠的信任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区块链的技术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信任问题。区块链以算法的成熟来表达规则,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

通过编程化的智能合约可以自行确定并交付执行交易各方认同的商业条款,可以引入法律规则和监管控制节点,确保价值交换符合契约原则和法律规范,避免无法预知的交易风险。在保持商业信用的同时,区块链建立了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用数字信任来加持商业信用。

二是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信用。李礼辉指出,在这一领域,目前阿里巴巴在领跑,以后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平台、金融机构跟进,推出基于大哥数据技术的普惠金融服务。

三是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身份认证和物权认证。传统的经济社会总体上是独立个体的互联,包括我们现在这个阶段的互联网的架构也差不多是独立个体的互联,个体之间的交互是必须通过中心的,在未来的数字经济社会中,平面的中心化的互联将会迭代升级为立体的分布式的交互。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内容,李礼辉认为,我们应该推进观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服务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打造新时代的新的金融。对此,李礼辉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观。李礼辉认为,金融服务的价值观包括固守本原,珍惜托付,谋全局谋长远,不违背市场规律和职业道德。

第二、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李礼辉指出,目前中国在数字化的底层技术方面,还有很多关键的、核心的技术是依赖于外国的,有一种技术性的对外国的依赖的下行,这是很危险的。

李礼辉强调,我们应该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力争能够掌握数字技术的主导权,我们应该明确产业政策对数字技术研发企业和专业人才给予税费方面的优惠,鼓励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国家队+民营队,中资加外资,大中加小微在数字技术的关键领域掌握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在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的关键领域建立全球性的竞争优势。

第三、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高金融服务的品质,比如说我们把数据分析和信用评价的对象从法人主题扩展到知产主体,我们过去是关注对法人的信用评级,对知产的信用评价做得是很差的。我们要区别发行主体,区别行业,区别项目,为财富管理的底层资产的风险定价和组合进一步配置。

第四、推动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创新。我们应该抓紧完善关于数字金融的技术标准,安全规范和认证审核制度。关于数字资产,在法律上我们应该明确数字资产的法律定义,明确数字化的合约它和同性质以及它的有效性。明确分布式架构下的责任的主体极其行为的规范和其监管的标准。

同时,我们应该立足于数字金融的健康发展,加快数字金融制度建设,抓紧制定数字金融监管,数字保险监管,数字货币监管等等数字金融制度。而且我们也应该看到数字金融势必进一步强化金融的全球化。在数字金融全球化制度的建设中中国不应该缺位,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并努力争取我们在全球的话语权,应该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促进达成监管共识,努力建立数字金融国际监管的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