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的人,不会轻易对生活绝望]

编辑 " 二维酱

有时我们对一样食物念念不忘,或许并不因为食物本身,而是当时一起吃饭的人,与之有关的一段故事和情感。今天的作者大花生曾经发起年轻人社交饭局活动“伙食”,现在和小伙伴组建了食物体验创新组织“开FUN”,在每日书美食班里,他写下了与食物有关的那些人,那些事。

老板,再来一份菜脯蛋饼

“你知道吗,我也被霸凌过。”

鲍鲍一边啃着卤鸭掌,一边平淡地吐出这句话。

周六,我们刚刚看完最早一场《少年的你》,心情都久久不能平复,两个人脚步沉重地走出电影院,走出商场,过了一条小马路,想找一个适合午餐的馆子,正好一家潮汕菜闯入眼帘,正好我们都还有点懵不知吃啥,既然正好,那就吃这个吧。

一碗汤粉,一盘卤鸭掌,一份五香肉卷,铺开一桌,让我们俩得以继续聊曾经被霸凌的那行事儿。

“我初中的时候的事儿,还闹挺大的,最后我都转学了的那种。”

我把一大口汤粉送入嘴里,然后随便嚼了几下吞下去,赶忙蹦出一声:“啊?!”

我的惊讶在于,没想到眼前这位我最好的异性好友(我们常以闺蜜相称),平时总是嬉皮笑脸的戏精,就这么揭开了自己记忆中的伤疤,非常平静,非常日常,就在一家随便选的餐厅里,正随便吃着东西的时候。

鲍鲍是一个纪录片导演,她在讲述自己的遭遇时,仿佛是一个第三方的观察者在为我还原事情的原貌:“一个女生,每天要求我送她回家,她住城西我住城东,每次送完她我再回家都九点多了。我妈每天会给我五块零花钱,都要交给她,记得有一次送她回家很晚了,我错过了末班公车,冬天很冷,我又没有钱,就自己走回去……”当剧情逐渐多了细节,我看到鲍鲍的眼睛开始湿润起来。

故事的结尾是,鲍鲍的妈妈发现她总是回家很晚,了解到真相后,到学校理论甚至说要告学校,学校叫来了那位霸凌她的女生的家长,家长下跪,鲍鲍转学,这件事儿平息。

但事情可以平息,童年的创伤造成了就可能是一辈子。

我非常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是一个曾经被霸凌过的孩子。幼儿园到小学,我都被欺负过,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的我太内向?瘦小白净看着好欺负?成绩好比较招老师疼爱?可能……但不管我们是怎样的,我们都不该遭受这些,不是吗?

当我说到这些经历,细节依然可以描述的很具体,虽然语气很平淡甚至带着成年人对小孩的嘲笑,可眼框也不知不觉红了起来。

我们在的这家潮汕饭馆店面不大,桌子挨得很近,我们的左边和后面都坐着人,当我在听鲍鲍讲述时,刻意瞄了一眼周遭,我莫名害怕引起他们的注意,不过显然鲍鲍没有在意,还是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大讲特讲,她就是这么一个直率感性的人。

我心里偷偷在嘀咕:“鲍鲍啊,还好你是一个天性开朗的人,有很疼爱你保护你的爸妈。” 可我并没有或者说是还没来得及了解,鲍鲍花了多少时间去疗愈,才能现在坐在这里毫无顾忌地跟我倾吐。

我们认识了5年,今天她才告诉我这段过去。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两个哭成了泪人,鲍鲍还故意调皮地把眼泪擦我手上。我们学会用玩笑的姿态来表达悲伤,能够一边吃一边聊着这些曾经让我们害怕、现在说起来都会想哭的遭遇,我们长大了。

鲍鲍夹走汤粉里唯一的一块蛋饼,咬了几大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注意力转移了,那天觉得这家潮汕菜咋就这么好吃,我们两个人表达欲大开,食欲也大开,呼呼呼地吃,叨逼叨地聊。“这个蛋饼太好吃了,我要再点一份。”说罢,鲍鲍起身就奔向前台。

回来坐定以后,鲍鲍又跟我吐槽:“我那时候数学很差,全班倒二,倒数第一的是一个智商有点问题的同学,后来送到特殊学校去了,我班主任居然家长会的时候和我奶奶说,要不要也带我去医院看看智商有没有问题。”

“天啊!这是人说的话吗?”我都忍不住想骂街。

“后来我转学到好学校了,才遇到了好老师……”

万幸,鲍鲍的故事线终于上扬,上了重点中学,到成都上了大学,拍老兵纪录片的时候认识了我,然后又考上了同济大学研究生,现在毕业继续做着自己喜欢的纪录片的工作。

这个时候新加的那份蛋饼上了,鲍鲍快速夹起一片就往嘴里送,“快吃,这个蛋饼里面加了菜头,好香啊。”

看着她吃得这么投入,一嘴的油,我突然想到那句不知道谁说的鸡汤:爱吃的人,都不会轻易对生活绝望。

小龙虾伤心往事

很多人都爱吃小龙虾,小龙虾最丰盛的时节,也是最炎热、最适合流汗和露肩膀的时节。我朋友圈最早一条带有“小龙虾”字眼的动态居然是2016年4月13日,这不会是我的第一次吧?

说实话,那天之前,关于吃小龙虾的记忆我完全空白,没想到被这个到熟不熟的朋友杨璐给抢去了难忘之最。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刮着大风,加完班的我风尘仆仆赶到杨璐家,一推开门,她养的“丘吉尔”就开始吠,杨璐赶忙从厨房抽身出来,一手晃着铲子,一手怒指丘吉尔,呵斥这只大黑狗,铲子上还沾着已经炒出香味的蒜泥。

杨璐的手艺确实值得一条朋友圈的赞美

记得杨璐做了三种味道的小龙虾,麻辣、蒜香、五香,还有额外一道避风塘炒蟹。那天在她不是很宽敞还堆满各种箱子的客厅,我,她,她男朋友,三人一起扫光了一桌红盔甲。

这次之所以难忘,一是她养的大黑狗,因为我是怕大型犬类的,所以吃的时候是饥恐交迫;二是,杨璐在逼仄的厨房翻炒避风塘炒蟹的庞大身影,灶台上是到处飞溅的炒得金黄焦香的蒜泥;三呢……是我竟然会去一个不太熟的朋友家,就为了吃口小龙虾!我是真的没吃过想有这个第一次,还是有什么正事儿?她到底为什么要邀请我?

于是我微信她想问个水落石出,我们快三年没微信过了。

我不死心,就用朋友圈关键词搜索,锁定发布者就只是她,终于找到了真相。原来2015年创业热潮那阵子,她在实践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卖小龙虾,连续好几天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做小龙虾的照片和一些窍门。

有一次我评论了:指日可待。一年后,当她又要一展身手时,竟邀请了我,一个一年前在她动态下点赞评论过的倒熟不熟的朋友。

我想当时我赴约的动机,多半是想亲测一下她的手艺是不是如朋友圈吹嘘得那般牛。

认识杨璐,是因为我们都加入了一个中文演讲俱乐部,打过几次照面,对她的印象就是一个很活泼幽默、笑声爽朗、气场十足的大码女孩,后来聊天发现还是大学校友,又增了几分亲切。她还在校的时候就开始创业做教育培训机构,比我还小几岁的90后,已经是家长们颇为敬重的“杨老师”。

今天再翻看她朋友圈,我发现我们不联系的这几年,她三分之二的分享内容是工作成果和感悟,三分之一是她的鬼脸和吃喝,总之一副work hard play harder的样子,哦,还有她的丘吉尔,不过已经没有任何提及男朋友的动态了。

我很感激杨璐,这个灵魂可能都带有小龙虾香气的女子,邀请我去她家做客,有些朋友或许会相忘于江湖,但味蕾会帮我们记住一些曾经共享过的美好时刻。生命中的许多难忘记忆是与你在乎的亲人朋友度过的,可事实上,也有很多「难忘」,是与陌生人、倒熟不熟的人一起度过的,比如旅行中的偶遇,比如灾难中的同行。

再后来的几次小龙虾记忆我也都能细数:来上海以后第一顿小龙虾是和前女友吃的,她选了“小龙虾一条街”长寿路的一家老店,我们坐在二楼,我是那个愿意为她剥虾的男人;再后来一次,是和另一个女生吃的,在愚园路的一家口碑不错的小龙虾馆,我们算是饭搭子,但我感觉她是喜欢我的,有次周末约她一起喝酒,她满眼期待地告诉我:“Ann一开始是想介绍我给你做女朋友的哦。”

和饭搭子一起打卡愚园路的小龙虾馆

小龙虾真是个非常及时行乐的社交美食,夏日限定,热烈而短暂,谁都可以理所应当得吃到不顾形象,满嘴满手都油滋滋。面对小龙虾,请不要做孤独的美食家,找个人陪吧,哪怕是像我和杨璐这样倒熟不熟的塑料朋友,好歹哪天撞见,还能说,我们有一顿小龙虾的交情呢。

红烧肉冲突事件

最近一次和老爸有冲突,竟然是因为一盘红烧肉。

国庆回了一趟家,因为中秋没回家,想弥补一下老爸。爸妈离异之后,我一直跟着老爸生活,要准确说的话,大学之前基本是我一个人生活,老爸在外地干活,大学之后,我一个人在外地生活,老爸在家乡生活,反正从小和爸爸就不亲,记忆中他就是一直很少参与我的人生。

这次回家是参加堂弟的婚礼,堂弟94年的,按照农村老家人的眼光,这正是结婚的好时候。我抱着英勇就义的心态毅然决然的为这事儿回家,但仍每天提心吊胆,害怕我爸随时从喝水吃饭、早睡早起等任何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话题里进行催婚的神转折,事实证明,我想多了。回家那三天,风平浪静,而唯一的一次小冲突,竟然是因为一盘红烧肉。

那天照常开饭,我满怀期待地扑向饭厅。前一天,老爸问:“明天想吃什么,我来做。” 我有点惊讶,心里嘀咕:嘿~ 你咋突然这么热情?毕竟在你娶了后妈之后,重新过上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你几乎是不做饭的,就算是除夕的年夜饭也得看心情,咋明天就有了兴致?不会是要准备催婚了吧?是鸿门宴!

“额……都可以啊,你知道的,我不挑食。” 我客气地回了一句。

“啊,我想吃蛏子,在上海都吃不到。” 毕竟是亲爹,客气不过三秒。

听到后妈喊吃饭,我从房间冲向饭桌,和小时候一样的德性。对着桌子打量一番,蛏子,其他……就没什么我喜欢的菜了。那一刻,我的内心像泄了气的气球。果然,老爸又让我失望了。其实有点在意料之中,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老爸总是让我失望,经常缺席孩子的重要时刻就算了,仅有的几次出席还表现不佳,你说气不气人。(此处省略三千字,各种家长里短不便赘述)

别人的老爸可能是孩子的英雄,而在我心中,我爸一直是个loser。

“在楼下菜摊逛来逛去都没有什么好买的,蛏子在这里。今天这个红烧肉很好吃,多吃点。” 话音还未落净,老爸就刨起下一口饭,没有看任何人。

虽然他完成了蛏子的命题作业,但我还是不开心,因为桌上有一道雷:红烧肉。于是,我用筷子翻翻最上面的几块红烧肉,夹起了一块肥多瘦少的打量着说:“这个红烧肉这么肥怎么吃啊,少吃这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

“我都说过很多次不爱吃肥肉,你还每次都爱买,每次过年还要买大猪腿,最后都没人吃。” 我又补了一句,翻起旧账让我更不开心了。

我爸果然还是我爸,一点长进都没有,在吃这件事儿上,他和我妈、我们姐弟的口味都有很大分歧。我们都不爱吃肥肉,他爱,我们都不爱吃乌贼,他爱,而且喜欢那种整只白灼,一口下去牙齿舌头全黑的土味吃法。所以以前都是我妈掌管三餐大权,我爸少数几次代政,结局都是被我们嫌弃。

因为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强调了多次喜欢或不喜欢某个东西,但你还是不迎合,那你就是不够爱对方,不够在乎对方。更何况,对方是你的家人。

总之那一刻,我就莫名其妙地各种生活片段集中在脑子里播放,这时我爸非常不识趣地接我的茬:“我又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

“我都快30岁了,你还不知道我爱吃什么!”终于,他点燃了这颗雷。

空气突然安静。后妈夹在我两个中间应该很尴尬吧,不记得她说了什么,肯定是有赶忙收拾气氛。我也想不起来我爸有没有回应了,但我很清楚,放出这句狠话的下一秒我就怂了,心想我是不是话太重了。

iZ事件,撕开了我和我爸之间隔阂。其实今年3月份开始,我做过尝试,每周给我爸写一封信,分享我一周的大致生活和近期所思所想。

当时也是因为在微信上怼了他,他还找我姐控诉,我意识到我应该主动去修复这段亲密关系。一开始是写在石墨里发链接给他,后来怕字太小用户体验不好,就直接全文贴到微信里发给他。坚持了六周,那阵子我们俩说话的语气都温柔了很多。

不过,这个行动也就坚持了五期。

那天这个红烧肉让我明白了,其实我们谁也改变不了谁,只有学会理解和接受,用爱去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