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

浏览次数: 字体:[ ]

新闻发布会现场(黄玉婷 摄)

7月12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财政厅联合召开《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心主任、省财政厅新闻发言人黄平主任介绍我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推进实施的举措等。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局局长万新全,省财政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苏昌平,省财政厅预算处处长张胜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政府新闻办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黎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政府新闻办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黎峰(黄玉婷 摄)

黎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了总体安排和全面部署。今年上半年,为贯彻落实中央《意见》,省委深改委审议通过了我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各地执行,正式迈出了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新步伐。

今天上午,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心主任、新闻发言人黄平先生,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局局长万新全先生,政策法规处处长苏昌平先生,预算处处长张胜先生,请他们介绍我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有关政策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黄平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心主任、省财政厅新闻发言人黄平(黄玉婷 摄)

黄平: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同时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去年9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了总体安排和全面部署,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贯彻落实中央这个《意见》,省委深改委审议通过我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已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各地执行。下面,我把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介绍。

第一,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意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是建设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重大举措。

省委省政府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中央《意见》发布后,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常务副省长毛伟明等省领导多次提出,要建立健全我省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并根据中央精神,尽早研究拟定我省实施意见。在省领导的高位推动下,我们加快工作进度,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征求省直有关部门以及各地财政部门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确保如期出台。同时,在近期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省财政厅坚持问题导向,由厅领导带队,组成若干调研小组,分赴全省各地开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专题调研。其中,我们把“加快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激励约束机制”也作为此次调研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入到市县,了解基层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情况。总的来说,我省《实施意见》紧紧围绕中央要求,结合江西省情,符合我省财政实际,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这个关键点寻求突破,推动财政资金加力提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压实绩效主体责任。预算是政府活动和宏观政策的集中反映,也是规范政府行为的有效手段。预算绩效是衡量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之一,本质上反映的是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绩效。《实施意见》明确将通过完善绩效管理责任约束机制,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着重解决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中的低效无效问题,有利于夯实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绩效主体责任,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二是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近年来,全省上下持续完善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制度,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但我们清醒地看到,我省预算绩效管理实践仍然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绩效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立,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不高,绩效激励约束作用不强等。我省《实施意见》的出台,正是针对当前我省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要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建立以公开为常态的绩效目标信息公开机制,逐步改变预算安排决策机制,改变“先有资金、后有项目,先有项目、后设目标”的现象,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三是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同时突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提升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持续时间长的重大政策、项目实施效果。《实施意见》的出台,有利于推动财政资金加力提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政府部门履职水平,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我省《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意见》精神,紧密结合江西实际,重点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总体要求、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保障措施等八个方面,对构建全省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作了具体安排落实。主要政策举措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将各级政府收支预算,部门和单位预算收支,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体现三个层次:一是将各级政府收支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要求各级政府预算收入要实事求是,严禁脱离实际制定增长目标,严禁超出限额举借政府债务,不得设定过高民生标准和擅自扩大保障范围。二是将部门和单位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等方面,衡量实施效果,实现预算编制从“数量和规模”向“质量和效益”转变,绩效管理从“要我有绩效”向“我要有绩效”转变。三是将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对实施期超过一年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政策到期、绩效低下的政策和项目及时清理退出。

第二个方面是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形成“政策项目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管理链条。事前,政策项目有评估,从源头上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预算编制有目标,强化预算和绩效的约束力。事中,预算执行有监控,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事后,预算完成有评价,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实现全覆盖,省财政对下级政府财政运行情况实施综合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实现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完善管理、预决算信息公开的“三结合”。

第三个方面是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与全口径预算对应,全覆盖四本预算账。一是建立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收入方面,重点关注收入结构、征收效率和优惠政策实施效果。支出方面,重点关注预算资金配置效率、使用效益,重点关注促进地区间财力协调和区域均衡发展。二是建立其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除一般公共预算外,各级政府还要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加强四本预算之间的衔接。

第四个方面是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管理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加强制度建设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主要从管理流程和标准体系着手:一是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完善涵盖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等各环节的管理流程,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的业务、财务、资产等信息互联互通。二是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创新评估评价方法,提高绩效评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第五个方面是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有效发挥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作用是此次改革成功实施的关键。为使绩效真正有用和有约束力,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明确绩效管理责任约束。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二是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强化财政部门在绩效管理中的综合协调、规划指导、示范引导、监督管理作用。各级财政部门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将本级部门整体绩效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将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与转移支付分配挂钩。

第三,《实施意见》的主要创新体现

《实施意见》立足长远,举措务实,在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着眼健全长效机制,力求从整体上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与以往相比,其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拓展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对象。即从政策和项目预算为主向部门和单位预算、政府预算拓展,从转移支付为主向地方财政综合运行拓展,逐步提升绩效管理层级,在更高层面统筹和优化资源配置,这也是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绩效改革的普遍路径。

二是开展事前绩效评估。为从源头上防控财政资源配置的低效无效,《实施意见》将绩效管理关口前移,提出建立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各部门各单位要对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投资主管部门要加强基建投资绩效评估,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预算审核,必要时可以组织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估。需要说明的是,事前绩效评估不是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结合预算评审、项目审批等现有工作来开展,更加突出绩效导向。

三是实施预算和绩效“双监控”。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通过开展“双监控”,不仅有利于及时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避免出现资金闲置沉淀和损失浪费,而且有利于及时纠正政策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堵塞管理漏洞,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四是建立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各部门各单位对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政策、项目实施效果开展绩效自评,各级财政部门建立重大政策、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机制,逐步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对下级政府财政运行情况实施综合绩效评价。通过建立绩效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能够落实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推动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而且能够全方位、多维度反映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促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使预算安排和政策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近期,重点是组织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培训工作,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会同有关各部门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实施意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下一步,全省财政部门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大部署,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绩效刚性约束,持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黎峰:谢谢黄平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示意,并介绍所在新闻机构。谢谢!

江西卫视记者(黄玉婷 摄)

江西卫视记者:刚才黄主任阐述了江西制定《实施意见》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我想请您再具体介绍一下《实施意见》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黄平: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关注。《实施意见》围绕“全面”和“绩效”两个关键点,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出部署。

《实施意见》总体目标是: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力争到2022年基本建成具有江西特色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及“有评估、有目标、有监控、有评价、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变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

基本原则是:坚持总体设计、统筹兼顾,统筹谋划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和制度体系,既聚焦解决当前最紧迫问题,又着眼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聚焦提升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持续时间长的重大政策、项目的实施效果;坚持科学规范、公开透明,既抓紧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又要大力推进绩效信息公开,主动向同级人大报告、向社会公开;坚持权责对等、约束有力,既要明确各方预算绩效管理职责,又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济晚报记者(黄玉婷 摄)

经济晚报记者:刚才黄主任提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注重制度建设,我想请问省财政厅政策法规处苏处长,这个《实施意见》在建章立制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省财政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苏昌平(黄玉婷 摄)

苏昌平: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加强制度建设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省财政将把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重点是建立健全“两个体系、两个机制”。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建立涵盖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等各环节的管理流程,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使预算绩效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要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标准等衔接匹配,突出结果导向,重点考核实绩。三是建立监控咨询机制。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省和设区市财政部门可建立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库。完善地方财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扶贫动态监控平台,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的业务、财务、资产等信息互联互通。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反馈、整改、报告、公开进行规范,实现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完善管理、预决算信息公开的“三结合”。改变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现状,对评价结果为一般和差的项目,扣减下年度部门项目预算控制数,形成预算绩效管理的刚性约束。通过结果的激励约束应用,全面提高部门的绩效遵从度,真正体现绩效评价的使用价值。

新华社记者(黄玉婷 摄)

新华社记者:刚才通过黄主任的介绍,我们认识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问题是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请问我省将如何通过绩效管理来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局局长万新全(黄玉婷 摄)

万新全:这位记者的提问非常专业。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能够促进财政资金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我省将从绩效管理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将绩效管理关口前移,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和一次性项目资金开展事前绩效评估,从源头上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二是绩效目标编制全覆盖,编制预算时全面设置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目标、政策及项目绩效目标,通过绩效目标来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省级200万元以上项目绩效目标必须通过审核后才能安排预算。

三是充分运用绩效评价手段,盘活闲置资金,从严压缩“三公”经费,力争2019年一般性财政支出压减10%,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对未能充分发挥效益的资金,该核减的核减,该收回的收回,坚决杜绝资金使用上的低效、无效现象,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江南都市报记者(黄玉婷 摄)

江南都市报记者:刚才黄主任介绍《实施意见》时,多次提到人大、审计监督,请问预算绩效管理与人大监督、审计监督之间是什么关系?

省财政厅预算处处长张胜(黄玉婷 摄)

张胜: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预算绩效管理与人大审查监督、审计监督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相互促进。首先,预算绩效管理为政府及部门提供现代预算管理的理念、方法、机制和手段,更多强调内部管理,而人大和审计重点是实施外部监督。其次,预算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特别是强调事前绩效管理,从源头上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审计监督侧重于事后检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能够充分反映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促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实施效果拓展。加强人大监督和审计监督,反过来也能够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约束力,促进绩效管理质量提升。因此,要加快建立健全财政部门牵头组织,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具体实施,人大和审计机关依法监督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中国江西网记者(黄玉婷 摄)

中国江西网记者:为确保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顺利推进,《实施意见》提出哪些保障措施?

万新全: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任务重、难度大。7月初,我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由厅领导带队,深入开展了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专题调研,收集了各地、各部门实施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对我们下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有重要参考作用。为确保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落实到位,结合我省各地、各部门实际,《实施意见》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领导。省财政厅要加强对全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抓好中央《意见》和本《实施意见》的学习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讲绩效、重绩效、比绩效、用绩效”的氛围。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领导,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延伸至基层单位和资金使用终端。

二是加强监督问责。审计机关要依法对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开展审计监督,财政、审计等部门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应当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各级财政部门要推进绩效信息公开,重要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要与预决算草案同步报送同级人大、同步向社会主动公开,搭建社会公众参与绩效管理的途径和平台,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

三是加强工作考核。各级政府要将预算绩效结果纳入政府绩效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参考。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对本级部门和预算单位、下级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建立考核结果通报制度,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地区和部门给予表彰,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

黎峰: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黄平主任、万局长、苏处长、张处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省预算绩效管理后续进展情况。省财政厅整理了新闻素材,欢迎记者朋友们下载查看。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专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