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发祥地和福地”

曹顺庆教授

尊敬的校长、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行、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谨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向新成立的天津师范大学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向承办这次“‘世界文学:理论与方法’高端论坛暨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外国文学学会2019年年会”的天津师范大学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文学院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在这样一个金秋时节,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校园里,我们召开这样一次会,来了这么多人,天津的比较文学不得了!

天津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发祥地、福地。此话怎讲?遥想当年,1983年,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青年,那时候我才二十几岁。时光如梭,我们这一代都六十多岁了。当年,全国第一次比较文学学会在天津召开,由朱维之等教授主持,国内的学术前辈来了不少,其中有:北京大学的杨周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倪瑞琴教授,还有南京大学的张月超教授、赵瑞蕻教授。当时的刘康——现在是美国杜克大学的教授;那时候的年轻人有张隆溪教授,现在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荣誉主席;还有卢康华,刘象愚,谢天振、已经过世的孙景尧……。我们把那一届会叫“黄埔第一期”,现在在场的只有孟昭毅教授和我。正是从1983年的全国会议后,我们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1985年才在深圳成立了全国学会,第一任名誉会长是季羡林教授,首任会长杨周翰教授,然后是乐黛云教授,再之后才是我们这些当年的小青年来担任,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老人了。天津作为比较文学的发祥地、福地,它的比较文学发展得非常好。以孟昭毅、王晓平教授为首,在座的黎跃进、曾思艺教授是从湖南来的,年轻的郝岚教授、吕超教授;还有天津外国语大学张晓希教授等等。这是一支非常强大的队伍。尤其可喜可贺的是,今天天津师范大学做了非常好的事情——成立了一个有独立编制和办公空间的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

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成立仪式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全国学术界影响很大,每次开会经常有四五百人,非常热烈,是一个标杆学会。这个学会有几大特点:第一,它是一个真正具国际性、跟国际接轨的学会。在座的周小仪教授当了多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副会长;在座的何成洲教授是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我们这个学会是全国学会中欧洲科学院院士最多的;张晓红教授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执委;2019年8月我们召开了全世界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会议。第二,很多学科的理论前沿问题,都是比较文学首先提出的。前些天刚刚开完的文艺研究四十周年大庆上,朱利安教授历数文艺学历年的热点问题,好些问题是从比较文学学会获得的启发。第三,兼包并畜。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它是一个真正的跨学科的、最宽容的、最能撞出前沿火花的学会。各个学科没有画地为牢,互不往来。我们在座的、当了多年秘书长的陈跃红教授,现在是南方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他最近几年热衷科技与人文交叉研究。我们的跨学科是做的最好的,我们跟世界接轨,中国文化走出去,世界文化走进来,文明互鉴,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从过去的“跟着讲”到“对着讲”,到现在的“引着讲”,这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正承担着这样一个重要任务,充当着先头部队。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天津师范大学又上一层高楼!天津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发祥地、福地。以后,天津会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地,让我们共同期待!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曹顺庆: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马工程”教材《比较文学》首席专家、四川社科联副主席、四川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