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艺术史:边界与路径”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胡子轩 通讯员黄浩立 宾田田)2019年11月30日,全国“艺术史:边界与路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协办,《民族艺术研究》杂志社、《现代传播》杂志社、《艺术传播研究》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会议邀请了全国各高等院校艺术理论界的诸多专家学者与业界人士,围绕“拓展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边界、开辟艺术史研究的新的路径、揭示艺术史研究的跨文化特质、把握艺术史研究的跨类型品格”的主题,进行了开放和多元的对话与讨论,旨在推动我国艺术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进一步开拓艺术史学的新视域、新路径、新方法。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教授 主办方供图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自2011年艺术学升格门类以来,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实现了阶段性的发展,艺术史是艺术理论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艺术史的学科建设和课程教学面临着一系列重要问题和重大现象,既需要提升艺术史学科的影响力,更需要增进该学科内部及跨学科的交流。并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史论学科建设的成果,探讨了在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媒体的数字化潮流中,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与建设趋势。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金尧教授 主办方供图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金尧教授宣读了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仲呈祥主席发来的开幕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研究所所长施旭升教授 主办方供图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施旭升教授主持。他介绍了艺术史学科的学术渊源与发展历史:作为源自西方的舶来品,艺术史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直至今天也依然遵循着西方的范式,以美术史为中心展开,格局偏狭偏小,缺乏大艺术的视野。一种基于世界艺术的艺术史的构建需突破西方的话语局限,建立起跨文化跨门类的艺术史的学术视野,艺术可以是风格史、形式史,也可以是文化史、心灵史、精神史、观念史。所以艺术史研究需要不断打破边界,不断开辟新的路径,建构起一种真正跨越东西方文化并且兼容各个艺术门类的“大艺术史”。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辉教授 主办方供图

本次会议分为两场,主旨发言环节在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辉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来自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社科院、北京服装学院、兰州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山东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北京戏曲学院等高校的数十位知名教授和青年学者参加。从“艺术史”的主题视角出发,共同探讨了如何突破艺术史边界、开创包容多元的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构建及未来发展的诸多问题。

武汉大学教授邹元江 主办方供图

武汉大学邹元江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关于“艺术”无“史”的思考》,以“无史”论“有史”,从原创、草创、始造的意义上艺术无“史”,而从流派摹仿、风格追求、非遗传承的意义上艺术有“史”。原创意义上的艺术发生是自我划界、不可归类、不可为典要,具有非传承性、非摹仿性、不可重复性,因而,艺术从其发生的本质上而言永远是突发(奇想)的、不可企及的、断裂(代)的、非连续的、非进化的。这就是“艺术”无“史”的根本原因。而摹仿、传承、风格意义上艺术赓续是画地为牢、自我设限,在摹仿中传承既定“流派”的“风格”,不越雷池一步,这就是“艺术”有“史”的主要原因。”

东南大学教授徐子方 主办方供图

东南大学徐子方教授以《关于艺术模式与人类艺术发展阶段的几个问题》为题,提出了以生物学、进化论、形式主义理论为指导原则的三种艺术史模式,阐述了它们在艺术史学的发展历程中的明显优势和不足,并总结出系统、全面地把握艺术和艺术史必须明确的几点要求:第一,名实相符的艺术史所包含的范围应该是所有门类艺术;第二,广义的艺术史与人类相终始,不存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盛衰生死,也不是不断追求进步和完美的过程,但不能简单拒绝生物学模式和进化论模式。历史可以是单一、具体的事物发展史,也可以是一系列事物的综合发展史;第三,艺术史既然有别于生物进化史,也有别于具体的艺术种类发展史乃至门类艺术史,便只能是连续不断的更替(种类、类型、风格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史就是更替史;第四,艺术史应有自己的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的界限;第五,艺术史应以对艺术概念的系统全面把握为前提,强化艺术史指导思想的研究,即艺术史原理包括艺术史认识论和艺术史方法论。

上海大学教授林少雄 主办方供图

上海大学林少雄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上手与把玩:中国艺术鉴赏与接受的独特方式》,独创性地提出了中国艺术中的“触觉”特质,以及中国艺术史上鉴赏和接受中以“上手”及“把玩”为体现的“触觉参与”的属性,造就了中国艺术史的独特品格。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张晶 主办方供图

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就《艺术媒介的内在化与情感审美化》为主题,从媒介的独特视角出发来审视艺术史,看到了“媒介训练”在艺术家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邹元江的艺术无“史“论,张晶认为,“媒介是一个基本问题,是艺术学理论的元问题;而正是对艺术媒介能力的训练与传承,造就了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维度的演变“;艺术家所具有的“内在媒介感”,也就成为艺术历史传承的关键。

北京大学教授顾春芳 主办方供图

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呈现与阐释》,以当今学术研究中美学、艺术学、艺术这三者的关系、层级划分与等级差异问题为切入点,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阐释即照亮”的观点,并论述了构建艺术阐释学对于艺术理论及艺术史研究的重大意义,以“呈现与阐释”来打破艺术史边界,“它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改变各种艺术理论之间的误会和偏见,改变学术研究的等级化倾向,发展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视角的同时,改善艺术创造和理论长期分裂的局面。”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李新 主办方供图

东北师范大学李新教授以《汉语中的“经验”概念》为题,介绍“经验”一词的由来、历史与这一概念在中国的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演变,阐述了“经验”概念的几种主要形态特点,阐述了从“经验”视角来构建艺术史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