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新时代的味道 都市美食纪录片《北京味道》第二季再飨全城】

12月13日,BTV生活频道城市美食纪录片《北京味道》第二季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开播仪式。

12月13日,BTV生活频道城市美食纪录片《北京味道》第二季走进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北京味道》第二季的开播仪式。《北京味道》第二季首推都市美食纪录片概念,打破内容一味围绕食物本身的禁锢,以首都北京作为辐射中心,立足北京文化,中国故事,世界品味。网络化生产、平台化分发,开创性的将北京放在世界美食之都,以及互联网时代先行者的角度,解析美食和城市的关系。

12月13日,BTV生活频道城市美食纪录片《北京味道》第二季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开播仪式。

开播仪式在生活频道十余位从事美食节目创作的记者、导演、编辑、主持人的味道感怀中拉开序幕。他们与美食的结缘,他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他们对味道潜心寻觅,都成为绽放在他们镜头下的酸甜苦辣,也流转出生活频道23年倾情陪伴北京这座城和城中居民的每分每秒。

美食节目作为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当家节目品类,凸显着频道为北京市民生活服务的窗口和平台作用,构成生活频道对于北京城市“生活方式”变迁的记录。《北京味道》就是生活频道在美食领域深耕细作的纪录片精品。2013年,人文美食纪录片《北京味道》在BTV生活频道一经播出,便引发收视热潮。时隔六年,城市美食纪录片《北京味道》第二季制作完成。

据介绍,《北京味道》第二季在节目定位上力图成为中国城市美食文化全媒体样本,突出文化性、时代性、国际性、交互性。“《北京味道》第二季的突破性在于以记录的方式展现出食物所投射出的历史与时代、人与城市、际遇与生活的张力,热度而不沉湎、真实而有方位、包容而重区别,精细而不刻板,以一种温和从容的广度切近深度,基于美食但不止于玩味,着力叙事但不止于情节。纪录片所传递出的文化尊重、存在包容具有建设性和启示性,超越个体故事而成为生活场景,超越唯美描绘而成为现实刻写,《北京味道》在完成一种回归本真和历史思考的差异化表达,从而让这一部记录作品成为以食物为核心的时代生活样本。”策划人、撰稿人、文化学者乔卫先生在观片及参加开播仪式后如此评价。

《北京味道》第二季将人、社会、城市与美食的微妙关系娓娓道来。

《北京味道》第二季以三集的体量,从最小的、最平易的视角,做新时代的记录者。《弹指一挥间》、《最好的时代》、《饮食的革命》三集节目,以单集时长30分钟的篇幅,讲述了新时代下北京这座城围绕美食延散开的点滴故事。故事融入了时代的特色,将人、社会、城市与美食的微妙关系娓娓道来。《北京味道》第一季的宣传语是“传承经典 创造未来”,2019年《北京味道》第二季的宣传语则是“海纳百川 生生不息”。通过这句宣传语可以看出,第二季的视角切换到城市,展现了北京作为国际之都、文化之都、科技之都,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有着生生不息的气韵。

开播仪式上,学者和专家们探讨了美食纪录片的发展方向,美食如何成为城市名片等话题。

在此次开播仪式上,影视产业观察主编彭侃先生谈到《北京味道》第二季说:“首先,这部纪录片的格局很开阔。一般美食节目,要不然就是展现美食,要不然就是展现人和美食的关系,但这部纪录片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了一步—— 品新时代的味道。三集节目是在讲城市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到底给美食所带去的影响是什么?这样它和别的美食纪录片探讨的主题是不一样的,所以也让这个纪录片显得格局和高度更开阔和宏大。其次,该片层次很丰富。每集一个主题,主题展开层层紧扣。比如第三集《饮食的革命》,是从美食的传递到美食的烹饪再到美食的消费,很有层次地一步步地展开。所以这个片子有了它自己的结构,非常吸引人。第三,该片还有鲜活的细节。做美食节目得有烟火气。很多生动的细节,比如洗大肠的画面,快递小哥完成了一天60份的快递后和老家的孩子视频的画面……片中有很多这样的瞬间,可以看出节目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做了很多的调研,才能拍出这样的细节。一口气看完三集之后非常过瘾”。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秦瑜明说:“这个作品非常好地传递出新时代的味道。能成为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它一定不会受限于所表达领域。这也让我觉得它是一部有温度、有质感、有情怀,也是有烟火气息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我们当然是基于美食的故事,但是我们是用美食故事来讲我们这片土地上的变化、发展、革新。这部片子中有着感人心脾的力量,因为它触动到这个时代最强的脉搏,也有了纪录片最应该蕴含的味道。”

在开播仪式上,学者和专家们探讨了美食纪录片的发展方向,美食如何成为城市名片等话题。在活动现场,生活频道主任赵彤讲道:“一般的美食纪录片讲的是美食之术,而《北京味道》第二季讲的是美食之道。我们更关注的是美食之道、城市之道,以及人与美食和城市的和谐之道。”(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