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社会公益力量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东城区着力构建了“平台+党建+服务体系”的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充分发挥“区、街、社区”三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作用,培育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公益类社会组织,挖掘了一批热心的公益人才,完善了政府购买服务体制机制,形成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在服务资源上互联、服务活动上互动、服务功能上互补的有效途径。

搭建平台,聚合资源构建新型治理体系

  自2014年以来,东城区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开创性地搭建了区、街、社区三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区级平台聚焦社区治理需求、链接社会资源、实现能力提升及资源下沉社区。东城区依托区级平台,成功举办了居家养老服务对接洽谈会、社会组织需求对接洽谈会等大型专业性活动,吸引小棉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引行社工事务所、北京爱众慈孝家园养老服务中心等优秀的社会组织落地东城,为东城区的居家养老、社区自治、物业管理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撑。目前,东城区现有社会组织600余家,涵盖志愿服务、社区治理、公众参与、扶贫济困、养老服务等方面,服务触及社会各个领域,为东城区的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街道级平台,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有效衔接区级平台与社区平台资源,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并整合协调辖区资源做好支持保障。目前,全区17个街道均已建立了街道级平台,实现了全覆盖。街道级平台通过社区微创投、社洽会、提案大赛等活动,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如,崇外街道连续开展五届公益微创投,发展培育了81支居民“领秀”带头人的社区社会组织。前门街道开展“菁英计划”、“活力计划”两个重点项目,以“小院议事厅”、“协同发展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文体)”三个平台为依托,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亲自参与治理社区。社区级平台负责挖掘服务需求,并通过专业社工的引领,将居民需求转化为服务项目,同时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落地社区,服务社区,使辖区居民亲身体会专业的社会服务,构建新时代社会建设工作体系。

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

  自2016年起,东城区持续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现有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业务主管和无业务主管的社会组织党员情况逐年摸排,根据社会组织的性质、业务活动、党员数量等实际情况,组建33个功能型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建设“两个覆盖”。一是加大线上学习力度,运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建公众号等资源,为社会组织党员送学上门;二是推行“支部+公益+项目”运行模式,推动社会组织各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建活动,以党建带项目,以项目促服务,把党的教育与业务发展结合起来;三是强化社会组织中在职党员“双报到”,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回社区报到,积极参与地区“周末卫生大扫除”、结对帮扶困难家庭等活动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如,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党支部在中山公园管理处的配合下,举办了“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主题公益活动,支部的党员们冒着高温酷暑不辞辛苦,热情地投入到为残疾人服务当中,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发挥了党员的责任心与带头作用,充分体现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和战斗力;建国门街道西总布胡同卫生监督队在创建卫生城市的过程中,一直紧紧跟随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活动中,党员志愿者在创卫行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群众有意识的维护公共环境,参与垃圾分类,让胡同居住环境更加美好温馨。

需求发布,专业支撑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搭建全区政府购买服务平台,依托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汇总区体育局、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和平里和龙潭街道等单位的服务需求,统一向社会发布,吸引有能力的、优秀的社会组织落地东城,近三年来,通过区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对外发布了项目87项,53个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承接,涉及资金近800万元,受益269116人次,逐步形成了需求征集、需求梳理、项目征集、项目初筛、立项评审、项目公示、项目优化、项目签约、项目监测、项目评估的一套适应区域特点的工作流程,促进了政府统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吸引了高质量资源聚焦东城。东城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引入了东城区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为17个街道提供多元参与、协商共治专业支撑,在交道口街道南锣四条胡同整治过程中,开展5场“开放空间”讨论会议,在公共空间规划、重点院落整治、腾退空间利用、交通秩序管理等方面问政问计问需于民,为居民和政府搭建了一个良性的互动交流平台。

公益创,投培育组织构建培育孵化体系

  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引入公益创投理念,挖掘公益种子,培育公益项目,用小额资金培育初创期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方式,吸引更多社会组织扎根东城。目前已连续举办六届,共培育了52个社会组织和62个社区社会组织,涉及资金400余万元。如,落地东四街道的社区凝心聚力绿生活项目,项目依靠设计酵素制作环保手工皂等公益活动传递环保理念,不仅激发带动了四个社区的居民参与院落清理的志愿活动,还潜移默化的改变了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传统认识观念,从起初的不信任、排外的态度到后来主动联系、伙伴依赖关系,社会组织融入社区、扎根社区,在参与社区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东城区围绕为老服务、环境整治、社区自治、矛盾调解、儿童及青少年教育、古都风貌保护、防灾减灾、心理健康等方面,着力培育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益生活知识传播服务中心等一批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作规范、服务功能较强的社会组织,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促进东城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智力支持构建公益人才支撑体系

  围绕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培育、社区项目化管理等内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大引领,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2016年面向全区开展区、街、社区三级社会组织人才培养计划,围绕三级平台建设、社区治理创新等方面委托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向公益人才解读和教授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流程、社区公益金及党建经费使用及管理、公益项目的设计要素及案例分享、立项评审要点及演练等专业知识和工作技巧。如,由龙潭街道左安浦园社区牵头开展的公益认领活动,至今已举办四届,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问题和需求,面向区域化党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党员和居民开放认领申请,共发布113个项目,受益居民10000余人次,左安浦园社区通过使用社区公益资金或者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运用项目化方式进行运作管理,培养热心于社区治理的“公益人才”,广泛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