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入局新能源车市,它们是为造车?还是圈地?:中国新能源

当下,虽然中国车市开始逐渐走低,但新能源汽车却增势不减。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辆分别为61.4万辆和61.7万辆,相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这令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刮目相看。同时,也令各行各业的“金主”蠢蠢欲动。其中,最明显的一股势力就是房企。

虽说隔行如隔山,但对房企而言,房企可借助车企进入新能源车市;而于车企来说,车企也可获得大量资金支持,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就有超过10家房企“跨界”进入汽车领域,如宝能、恒大、万达、华夏幸福、冠城大通,以及李嘉诚的长江系等,其中尤以宝能入股观致、恒大狂投2800亿布局生产基地、李嘉诚造长江汽车等为公众津津乐道。

01

宝能会是观致的“救世主”吗?

在这些房企业中,动静最大的莫过于宝能。

2017年12月,宝能集团以65亿元收购观致51%的股份,成为观致汽车最大股东。一时之间,房企界、汽车圈议论纷纷。而大家议论最多的就是:观致为何值得宝能如此“大动干戈”?

就在大家惊叹于宝能的“大手笔”时,2019年1月宝能再次以15.6亿元收购外方股东Kenon Holdings12%的股权,使其控股观致汽车达63%的股份,以显著优势成为第一大股东。(现观致股权架构为:宝能:奇瑞:Kenon Holdings=63%:25%:12%)

其实早在2017年初,宝能就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始布局。2017年3月,宝能成立宝能汽车有限公司,入股观致,紧跟着就在杭州、昆明、广州、西安等地区落地新能源项目。

为了“挽救”观致,被王石称为“门口的野蛮人”的宝能总裁姚振华,临阵换帅观致汽车CEO刘良,从北汽挖来北汽总裁李峰担任观致汽车总裁、宝能汽车副总裁。

而李峰也未让姚振华失望,至少目前表面上看来,姚振华这步棋走对了。观致汽车在2018年全球销量为62664辆,同比增长238%,在众多自主品牌增速放缓中可谓一枝独秀。尽管如此,但大家却对此并不乐观,甚至笑称“这不过是宝能玩的‘左手倒右手’的把戏”(部分订单来自宝能下属的汽车租赁公司——联动云租车的贡献)。公众更在意的是:宝能并没有改变观致亏损的局面。从2018年的数据看,观致亏损超120亿元。而今年,更是传出工厂停产减员、零部件断供、经销商退网等不利消息。且据最新消息,目前李峰已经离职,无疑进一步给观致汽车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02

恒大才是造车新势力中的“狂人”

相较宝能,恒大在汽车圈闹出的动静一点不比宝能小,只是恒大起步稍晚。

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路上,恒大算是一个“狂人”。即便不算投资贾跃亭法拉第未来的8亿美元,恒大已经投资了超过3000亿元。

2019年1月中旬,恒大旗下的恒大健康一则公告称,以9.3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国能瑞典有限公司(即NEVS,旗下有萨博汽车公司。)51%的股份。2019年1月底,号称“中国地产足球第一人”的许家印成立了新能源汽车——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一个月后更名为“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然后一路“收割”,5天内狂投28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基地:6月11日,恒大同广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广州南沙区投资1600亿元建设覆盖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电池研发、电机研发为主的三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6月15日,恒大再次牵手沈阳市政府,计划在沈阳投资1200亿元建设轮毂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项目。其中,尤其是被认为汽车驱动系统“终极方案”的轮毂电机项目的落地,更是让恒大有了可以跟世界上最先进新能源汽车抗衡的资本。

在许家印的掌控下,从技术到产业,目前已经打通了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尽管恒大这盘棋局摆得很大,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朝着许家印的目标——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发展,并且6月29日还在天津举行了“国能93”车型量产下线仪式,但公众仍对恒大的未来保持旁观态度,而对“国能93”也不太“感冒”:“更多还是“萨博9-3”,并不算是恒大真正的首款车型。”

那么,要达到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康庄大道,恒大还有多远的泥泞之路要走?恐怕对此不能抱持太过乐观的态度。

03

被李嘉诚抛弃的长江汽车还能走多远?

2013年,被誉为“香港市场特斯拉”的香港五龙电动车出资51亿元对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进行重组,改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也就是大家所称的“长江汽车”。而大多数人关注长江汽车,更多原因是因为此次重组计划背后的一个关键人物——李嘉诚,他曾掌控了五龙电动车4.06%的股份。

在李嘉诚的多次追投下,长江汽车的“业务范围”从客车延伸到乘用车、物流车、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并在杭州、佛山 、重庆、贵州贵安新区等多地建厂、投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其于2017年9月投资120亿元在广东佛山南海区建立的长江氢动力研发中心、年产能6万辆的整车生产项目。半年后该项目启动,预计2018年即可实现批量试生产和试销售,并在今年投产。如今,2019年已过去大半,却并未看到什么明显动作。

在公众看来,长江是第二个拿到国家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牌照的车企,而此后PSA集团副总裁陈国章与吉利汽车副总裁童志远的加入,更让大家对这家名不见经传的车企多了一丝好奇。

2018年,正当好奇心即将被打破时,长江汽车的一款接近量产车型——01车型,却因行车里程不够、数据造假等原因致使项目夭折。手握乘用车资质这一稀缺资源,却没有量产出一款车型,这成为长江汽车目前最大的尴尬。

与之对应的是,五龙电动车于2016年在内地追加投资后,李嘉诚开始退出,如今持股比例低于0.04%。据2018年五龙电动车财报显示其亏损达30.07亿港元。截至目前,其股价已跌至0.016元,总市值低至2240.25万。2016年,其市值曾超过38亿元,缩水了约99%。

目前,长江汽车已陷入场地出租、员工欠薪等漩涡,但这种颓势更因7月“员工堵大门拉横幅讨薪”而雪上加霜。虽然这事目前已经解决,但面对未来这条坎坷之路,长江汽车又该如何走下去呢?

编者按:隔行如隔山,房企携大量资金跨界造车可谓“蜀道之难”。相较拿地、造房,造车是人才、技术、资质、品牌效应等多方面的储备,其难度可想而知。相较目前的“春光明媚”,有人认为“2019年之后,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淘汰赛阶段,缺乏产品技术和技术积累的企业将被挤出市场”。若真是这样,这些冒然进场的房企是否应该早日“储粮过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