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十四走:追寻文化的根与脉

民间艺术的独特造型规律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并不考虑表现对象生理及物理的科学属性,那是一种不受透视学、解剖学限制的自由创造:只要能表现作者心中意念,任何自然界的或外在客观形象都可加以改造、变形或组合。正如一位剪纸能手看了美术院校师生的作品后所说的:“你们的是讲理的艺术,俺们的木版画是不讲理的艺术。”所谓“讲理”是指讲科学之理。民间艺术创造的艺术形象是意念的表现,或规整概括,或装饰均衡,或模糊抽象,或大胆夸张,只要作者认为好看、认为美,便都合情合理,却不必符合科学之理。三头六面、人首蛇身、鸟腹有兽、象中有象,只要能为意念服务,俱无不可。一言蔽之,民间艺术是从一种意念出发的“意念艺术”:意念化的形象组合、意念化的空间处理和意念化的色彩运用。

民间艺术的意念不是沿袭本源艺术的阴阳哲学、生殖繁衍观念,就是结合民俗习尚的祈福消灾、趋吉辟邪。因此,民间艺术选取的形象,有一部分是从先人传承下来的,诸如鱼、蛙、葫芦、十二生肖等;另一部分是从生活中来,随意念而组合,手法多样:有象征,有谐音取意,有会意,有直喻,有隐喻。象征是用多个形象组成一整套语言,表达复杂意念。比如,鱼枕是在双鱼造型上再绣五毒形象,又在耳孔上加桃子的轮廓,使此鱼枕具有辟邪和保佑生殖繁衍、长寿等一整套互相关联的意念。因为鱼是从本源艺术传承的生殖保护神形象,五毒(蜈蚣、蜥蜴、蝎子、蜘蛛、蛇)代表邪,桃子代表生殖繁衍和长寿。谐音取意的造型法在民间艺术中到处可见,典型的例子如鱼与莲花两形象的结合,既使人想起“连年有余”,又联系到“鱼戏莲”的情爱内涵。至于会意、直喻、隐喻的例子更是俯拾即是,不必细论了。总之,民间艺术的造型从来不要表现事物的本相,作者必定以自己的意念将物象加以组合、变形,使之更富艺术意味。

民间艺术对于空间的处理,从不受焦点透视、解剖学或比例观点影响。但它有一个共同要求,即让作者想表现的所有东西都看得见。这样一来,所创造的画面就在互不遮挡的平面上展开了,重要的就放大,次要的就缩小,不受视觉空间的限制,取其神,保其意。剪纸在这方面的表现最突出。例如陕西刘兰英的一幅作品,在一只大鸟身上,再剪出一只较小的兔形;大鸟脚下,还有一中一小两只鸟。这样的空间处理完全是意念化的,明显可见作者的用意所在。有些作品为了追求那天地相通、人神交往、物我合一的境界,即把天、地、人所在的三个空间都压缩在同一画面中。如陕西宜川的一幅枕顶绣片,天上的飞鸟,地上的人物、花草、动物都一起出现;鱼形布制品中人头、鱼身、荷叶尾的形象组合等,即可说明这种空间处理方法的意念化倾向。

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是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行、五色观进行组织配搭的。这既不同于西方的色彩学,从固有色到条件色,进而到纯科学的色彩分解,也不同于宫廷讲求金碧辉煌、华丽富贵的色彩,更不是文人追求雅淡的焦墨淡彩或是墨分五色的简约色彩观。色彩观念正如造型观念一样,都会受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所约制。处于底层的贫穷中国平民百姓,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觉得只有强烈的色彩才可与大自然匹配,与天地协调。他们不需要豪华瑰丽,也不需要别致雅淡,他们喜爱的是对比强烈、鲜艳明亮的颜色。因此,原色是民间艺术的基调,但五行、五色观和民俗的影响更起决定性作用。民间艺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突出某一色,以表达审美和生存功利上的追求。例如喜事的民艺品尚红,丧事的尚白;纸马与神灵和祈福有关,所用颜色就根据五行、五色观:金白、木青、水黑、火红、土黄。此外就是个别作者的主观用色,那就更自由、更意念化了。

另一方面,由于平民百姓的物质条件和时间都有限,民间艺术不可能像上层艺术那样事事讲求工细。但工多艺熟,以瓷绘为例,经过大量实践之后,便发展出一个富于韵味、以少胜多的大写意系统。

此外,民间艺术中的母体艺术,本来就是妇女利用生活剩余物质的业余创造,对物料可说是物尽其用,甚至是废物利用:一块碎布、一张废纸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材料。物料运用的自由随意,又带动了新艺术样式的发展。例如,面粉本来是用来做馒头糕点的,妇女们灵机一动,便三刀两剪地捏成了精美的面花,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供观赏,并作民俗的供品或送礼的礼品用。

意念造型加上大写意手法与物料的自由运用,在漫长的岁月中,平民在民间艺术领域发挥了多彩多姿的创作潜能,使民间艺术变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艺术海洋:既有工整雕饰,又有大笔写意;既有具象,又有抽象;既有固定的程式,又有随意发挥;既有平面,又有立体;既有材料原色的运用,又有五行、五色观的调配。小到一针一线,大到天地之间的环境艺术,观赏的、实用的,应有尽有。

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实实在在地与广大平民共存了数千年,并自始至终沿着自己的规律制造,发展成一套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只不过,历来正统的文献不肯承认它、重视它罢了。那是极为可惜的事。在今天,我们必须加紧发掘、研究这一份民族文化的宝藏。(杨先让)

相关链接

杨先让,1930年生于山东牟平养马岛,1939年随家人迁居朝鲜,1944年回国求学,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和创作员,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员,文化部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主任、教授。

曾获美国休斯敦大学亚洲艺术部文化奖、全美华人教育基金会终身艺术成就奖、中国文联第11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等国内外大奖,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曾出版著作《杨先让文集》《徐悲鸿》《中国乡土艺术》《与木刻刀结缘50年:我的木刻版画创作历程》《艺苑随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