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站在讲台前,面对着老师和同学们的注视,上外附小三年级的陈启源显得自信满满。

“尊敬的E·B·怀特,您好。我刚读完您写的故事《夏洛的网》。这篇故事写的非常好。”

“它多次提到了友谊、奉献、死亡、生命的价值等生活中离不开的事。您利用他们写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故事。”

9岁的她,审慎地加上“几乎”两个字。

过去两个月,陈启源和同学们体验了前所未有的整本书阅读之旅。作为同龄人眼里的阅读小能手,一本薄薄的儿童文学小说,她原本仅需要一个晚上就能快速读完。

但是学校决定,让学生的快阅读“慢”下来。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朱晓蓉老师的阅读课堂

从9月27日到11月8日,陈启源的课外阅读课老师朱晓蓉花了9节课的时间,对经典书《夏洛的网》进行精细化解读。

从作者创作动机到人物性格特征分析,从情节再到主题的挖掘。这些都是孩子在以往篇章阅读学习中无法触及的阅读策略学习。

11月8日,是《夏洛的网》阅读课最后一课。

朱老师和同学们想借助有仪式感的“给作者写一封信”阅读策略学习,跟书做一个小小的告别。

陈启源怀着崇敬之情,对作者E·B·怀特说:

“谢谢您,因为您通过一篇篇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一旦你交了这个朋友,你要坦诚相待。他也终究会离开,要坦然面对。”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陈启源给《夏洛的网》作者的信

四年级的孙泉写下温暖的话:

“这本书让我真正体会到友谊的价值,有时这个叫友谊的东西会救到我们的生命。这又与死亡说到了一起,我以后一定会勇敢面对它的!”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孙泉给《夏洛的网》作者的信

授课老师朱晓蓉表示,“太意外了,没想到每个孩子对于这本书有这么深刻的理解。”

1、怎么教整本书阅读?不知道!

这是学生陈启源初次“整本书阅读”课程完整体验,也是老师朱晓蓉的第一次整本书阅读教学完整过程,更是上外附小把“整本书阅读”纳入教学体系的首次试验。

作为上海坊间流传的“神仙学校”、牛娃聚集地,上外附小是小学名校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先行者”。

2018年年初,教育部将“整本书阅读”正式纳入高中语文新课标,并将其列入最首要的教学任务。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语文教材里的阅读策略

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统一启用统编语文教材,课本上首次设置快乐读书吧版块,提出了“整本书阅读”,要求老师完成预测、提问等阅读策略教学要求。

在中国,中高考一向是风向标。“整本书阅读”成为了语文教学圈内炽手可热的关键词。从传统的篇章式阅读到整本书阅读,没有阅读标准,没有教研指导,没有教学评估,“整本书阅读”具体怎么教?即使是像上外附小这样的学校,依旧有很大的鸿沟要跨越。

2、一本小小阅读笔记开启的实验

今年7月,上外附小教导主任冯洁老师,手头拿到了一本阅读笔记。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暑期面世的《小学整本书阅读笔记》

这本《骑象阅读笔记》内含70种阅读策略,是骑象小学堂根据中国教育部新课标、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的文学课标准等,结合多年整本书阅读教学研发而成。

暑假,上外附小的学生们,成为了阅读笔记最早一批的使用者。

学生们每看一本书,对着相应的策略单写8页阅读笔记。

开学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足足有五斤重。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叠起来有小型电视机盒子那么高

这些琳琅满目的阅读成果,让骑象小学堂创始人、《小学整本书阅读笔记》主编曾进感到惊喜。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令人惊喜的暑假阅读笔记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曾进就开始研究叙事学文本分析。作为资深媒体人,她2011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就深入研究西方阅读教育课程,研究整本书阅读体系,特别是注重K12阶段阅读策略的教研教学研究。

在她看来,影响阅读质量的有三个重要维度:一是文本复杂度,二是学生认知水平,三是学生对阅读任务的动机。

从2019年暑假开始,她和骑象小学堂教研团队,进行线上教学实验,以阅读策略为核心的阅读力训练营。5堂课,一本《夏洛的网》,按照典型西方文学精读课体系设计,从情节、人物、主旨和作者等不同维度进行深度阅读。

这次线上课程,经过老师的指导,最后通过阅读笔记的呈现,看到了孩子的阅读水平的变化和反馈,以及学生对文本掌握的程度。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骑象“阅读小明星”中林的阅读笔记

让曾进没想到是,即使没有指导,有阅读经验的学生也能利用阅读笔记,概括小说中的事实性知识。

上外附小的学生投入到阅读中的态度如此认真,在笔记中体现出的阅读素养如此高。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令人惊艳的暑假阅读笔记

“如果有成体系的阅读方法教导,学生们的阅读水平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能否对文本的理解更加准确?

是不是可以把学会的阅读策略迁徙到其他的书籍,甚至语文课文中去?

这一想法与冯洁老师不谋而合。

作为上外附小教导主任,冯洁看到了现在大部分孩子的阅读问题:没有阅读时间,没有阅读方法,没有自主阅读的能力。

小学语文老师只能陪孩子走6年时光,能教给孩子的无非是阅读方法,孩子未来才能独立阅读,学会分析更复杂更有挑战性的文本。

3、孩子居然把阅读策略迁徙到课本学习中

于是,从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冯洁主任带领上外附小语文老师开始了《快乐读书吧》的整本书阅读。

上外附小3、4年级部分学生,则跟着朱晓蓉老师进行《夏洛的网》的整本书阅读。所有的学生共读一本书,一学期深读两本文学经典。

课程由曾进负责教研和教案开发。

针对上外附小学情,曾进设计9节课,目标是让从来没有上过小说精读课的孩子,学会阅读策略,基本掌握小说的文学要素,譬如情节、人物、环境,主旨和作者创作动机。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9堂课,9个知识点,等于来回读了至少3、4遍小说。

整本书课堂上,孩子学到的是比语文课更加庞大的内容,可以“粗枝大叶”,但一定要学会把握核心信息的能力。

这样读整本书才有价值感。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上外附小的朱晓蓉老师负责课堂教学。她是多年教龄的资深小学语文教师,也在努力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并施实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上课期间,曾进的心一直悬着。

她问朱老师:“学生没觉得枯燥吗?你觉得时间长吗?”

朱晓蓉的回复让曾进放宽了心。她说:“不长,不长,孩子们很喜欢。”

按照学生原有的阅读水平,朱老师把学生分为三类:阅读量少的孩子;阅读水平中等的孩子;学霸类型的孩子。

每类孩子,最终都在阅读课程中收获了成果。“这样的阅读课,居然具有普适性,三种不同阅读层级的孩子都有明显的变化。”

朱晓蓉印象中进步最明显的孩子,是一位阅读量比较低的女生。

她说话声音轻、眼神躲闪,在同龄人中显得内向胆小。《夏洛的网》是她第二本整本书阅读书目。

某天,她在课堂中突然举手发言。她发现,语文课本里的《不会叫的狗》,也可以用人物性格发展的阅读策略进行分析。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阅读策略可以迁徙到语文教材中

她说:“老师你看,一开始小狗不会叫,内心很沮丧,想要逃避。后来他和公鸡、布谷鸟学习,不管学什么叫声,都可以学得像。他变得有自信了,更开心了。”

在这女孩身上,朱晓蓉仿佛看到了智慧火花在一点一点地萌发。

借助阅读策略,内向女孩的内心与语文课本中的角色产生了共鸣。

阅读水平中等的孩子大多都有类似的阅读习惯:喜欢泛读却不深入,缺乏阅读兴趣的地方,就草草翻阅了事。在阅读课程之后,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类孩子对小说细节掌握上的进步。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学生用山形图分析《夏洛的网》

四年级的男孩孙泉,已经开始挑战卡夫卡的《变形记》、刘慈欣的《三体》等高难度文本。

他有超过同龄人的阅读积累,也从自己的经验中总结了“略读、泛读、精读”的阅读方法。

但是对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变形记》还是太难了。他不知道如何从故事的叙事结构里去一步步读懂核心内容。

在9堂阅读课后,他发现了新的“抓手”:通过情节、人物、场景等分析,他开始慢慢地逼近故事的主旨。

4、给孩子一个阅读支点

教学相长,对于教书多年的朱晓蓉来说,在这场整本书阅读实验中,自己也跟学生一样,发生着变化。

原先的语文授课重点,多集中在字词句、概括段落大意等,着眼点比较分散,如今,她结合“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经验,更容易在整篇课文中提炼知识点。

四年级语文书中,有童话故事单元,有关人物分析、探讨主题的阅读策略单,她打算直接应用在课堂中。

上海著名小学整本书阅读课大曝光,原来牛娃都这么读书

朱晓蓉老师的阅读课堂

作为上外附小教导主任,冯洁老师打算,将更多的儿童文学经典纳入到学校阅读课堂中。

经过线上、线下的《夏洛的网》教学实践,曾进真切感受到阅读策略和经典阅读带给学生和老师的变化。

一切才刚刚开始。

中国孩子在阅读这条路上,最缺的就是授之以渔。

“一名学生如果在小学阶段掌握了阅读技能,那么进入到初高中更专业化、功能化阅读阶段,他会更加如鱼得水。”曾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