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东:理财子公司与养老体系建设】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潘东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基本养老第一支柱、年金第二支柱和商业保险第三支柱的发展格局,总体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18年底,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规模约为5.6万亿元,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约为1.5万亿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约为2.8万亿元,三者比例为56∶15∶28,合计规模仅占GDP的11%。而美国三大支柱比例为10∶54∶36,养老金规模占GDP的160%。与美国市场相比,我国养老金呈现整体规模小、结构失衡两个突出特征,特别是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发展显著落后。在资管新规对资管机构统一规制、公平准入的要求之下,银行理财子公司能够打通银行渠道、养老金和资本市场的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我国养老金体系特别是第三支柱的建设,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

我国养老体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只有通过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科学组合,实现政府、单位和个人的三方责任共担,才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促进养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养老体系对第一支柱依赖性过高,其在三大支柱中占比高达56%,而且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缴存比例在全球排名居前,随着我国下调社保费率降低企业负担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未来第一支柱的规模增长也将放缓。我国养老体系发展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第二支柱参与员工无法自主选择投资管理人。我国的企业年金计划由企业统一选择投管人,员工没有选择权。由企业统一管理导致风险偏好较低,而如果员工自主选择、自负盈亏,则会提高风险偏好、配置更多权益资产。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第二支柱灵活性较强,雇员有自主选择权。提供401K计划的雇主一般会指定一个基金公司管理雇员的401K账户,这个基金通常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投资组合供员工选择,有定期存款、基金、银行产品等,投资标的从最保守的货币市场到最激进的新兴市场。雇员自主决定投资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美国推行401K计划后,其资金迅速与股市形成良好互动,大公司的职工将自己养老基金中约三分之一的资金投资本公司股票,提高了雇主参与401K计划的积极性。而我国的企业年金计划只能以投资公募基金为主,并没有涵盖银行理财等其他投资品种,且雇员没有选择投资产品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降低了其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第三支柱账户管理人未纳入主流的银行体系。美国第三支柱IRA账户的管理人基本覆盖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由户主自行管理IRA账户,开户银行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不同组合的IRA基金投资建议,户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投资偏好进行投资管理,风险自负。而我国第三支柱管理人目前只有保险和基金,还没有纳入银行理财,而银行具有账户管理的天然优势,没有银行渠道的“引流”,致使第三支柱发展缓慢。

三是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支取和转换的灵活性较低。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对于户主支取有着严格的规定,只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因病因伤达到提前退休的条件时才可以分期领取,灵活性不足。美国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可以转换,且具有一定条件下的支取灵活性。美国第三支柱IRA账户具有良好的转移机制,户主在转换工作或退休时,可将第二支柱的401K计划的资金转存到IRA账户,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然后自主决定投资产品。美国的401K和IRA账户有紧急贷款和提前支取计划,比如参加者需要为重大医疗支出等紧急情况筹措资金时,可以从账户借款或者提前领取(要偿还此前享受的税收优惠)。

四是投资风格偏保守,使企业和居民参与积极性的较低。中国企业年金资产配置中固收占比高达80%,而权益类仅约占10%,考核短期化也使年金更看重收益的平稳性,导致整体收益率偏低,因此对于企业和居民的吸引力下降。目前我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量只有8.9万个,只占企业总数的0.4%,这意味着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有提升的空间,但是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参与意愿。在企业盈利增速放缓的阶段,其参与意愿难有大幅度的提升。此外,从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结构看,存款占比接近一半,存款和理财合计占比68%,而配置在养老金上的比例只有2.4%,这与我国第三支柱发展滞后有关。美国和日本居民的养老金则占居民金融资产总规模的30%和29%。

五是第三支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尽管近期我国已经加快推动第三支柱发展,但进展缓慢。2018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标志着税延型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开始试水,保险业和基金业已先后被纳入试点。从过去一年试点效果看,进展低于预期:截至2018年底,开展税延养老业务的16家保险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7160万元,相比保险市场规模可以忽略不计。政策递延的扣除限额上限较低,全年上限为1.2万元,按照25%的税率计算税收递延上限为3000元,吸引力较小。从当前养老的三大支柱看,在减税降费的政策环境下,第一支柱企业社保的缴费比例已经降低,企业盈利增长压力下企业年金的增长相对乏力,只有第三支柱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应将银行理财子公司纳入养老金体系

2014年以来,银行理财一直是管理规模最大的资管子行业,且以主动管理为主,是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非标市场和股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截至2018年末,银行理财投资的信用债投资余额9.9万亿元,占信用债存量余额的43%,超过公募基金和银行自营投资的合计;2014~2018年银行理财投资信用债净增7.9万亿元,占全市场信用债增量的54%。2018年末,银行理财在权益的投资余额达到2.18万亿元。特别地,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后,银行理财子公司是经监管机构严格审批成立的持牌金融机构,是资管行业中独立的专业化力量,具有丰富的固收及大类资产投资经验、严格的风控流程以及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配合净值化产品的转型,将在未来资管行业和资本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若将理财子公司纳入养老金体系,成为养老体系的投资管理人,将理财子公司产品纳入养老基金投资范围,则打通了银行渠道、养老金资金和资本市场的关键环节,可以实现“一石三鸟”之效:一是通过银行渠道促进储蓄向第三支柱的转化,降低高储蓄率的同时提升第三支柱规模;二是将储蓄转化为直投资金,可极大促进直接融资发展,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降低我国企业的负债率;三是可以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创新型企业融资发展,促进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