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也是学习的过程】

微信图片_20190627192029

戴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我们今年纪念徐霞客的目的是什么?固然有保护文化遗产、推动徐霞客游线申遗等一系列的目标,但我认为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徐霞客精神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我很高兴地看到,今年国庆7天长假,我国仅国内游就有7.26亿人次,旅游收入599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8%以上。事实上,2017年的数据已经表明,我国每年人均出游率已经达到3.7次,今年我们预计会突破4次。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像徐霞客一样走出自己的家门,在远方的路上去体悟祖国的山山水水,尽享异地的生活方式,像徐霞客一样有权利、有能力出去旅游。

现在,更多人出去旅游不再满足于欣赏美景,更要享受生活;不再满足于到各景点打卡,更要了解当地的自然历史和文化风情。统计显示,90%的游客参与过当地各项文化普及活动,40%的游客会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馆、科技类、人文类的景区。

旅游,正在潜移默化提升人们的各方面素质。因此我们也不再局限于旅游所带来的经济功能,开始更多关注它所带来的文化效应。

旅游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如何把先进文化拿出来与老百姓分享成为新时期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

我认为,研究徐霞客的精神,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一是通过徐霞客精神的传承,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旅游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希望更多的游客可以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通过不同生活方式的体验、多民族间的对话交流来提升自己的素质,每个个体素质提升了,我们国家就会变得更富强,最终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二是在当前文化和旅游融合大背景下,统筹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关系。这需要数据的支撑,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指导,将传统的统计方法和现代大数据的技术融合应用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中。我国博物馆有4000多所,2017年统计进馆人数是9.72亿次,按照一个馆5000平方米计算,平均10平方米一天接待一个人。国家花了这么多的财力、精力建馆,如果不能让老百姓享受到这些公共服务设施,这些博物馆就没有发挥出最大效能。希望通过如挖掘徐霞客精神等活动,让文化旅游真正为民所用,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文章系作者在2018年首届中国徐霞客文化旅游大会上的讲话,根据速记整理)

编辑: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