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清洁日,共建单位扛着扫帚进社区:

“1、2、3,走!”12月11日,玄武区进香河菜场二层平台,一只装满楼道垃圾的大桶被众人抬上小推车。这是新街口街道成贤街社区今年的第六个“家园清洁日”,包括东南大学后勤部、中华联合保险在内的8家共建单位扛着扫帚来社区报到,与志愿者们一起清理卫生死角,收拾楼道杂物。整整一上午,从4栋居民楼中清出了两卡车的垃圾。

今年6月,新街口街道6个社区启动“家园清洁日”,每月选定一天,调动共建单位、志愿队伍、街道部门力量,解决重点区域环境卫生问题。“新街口地处核心商圈,是南京的窗口地区,代表着城市的形象。”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巍说,家园清洁日不仅是为民办事解难题的具体举措,也是特色基层党建的创新尝试,未来这一活动将被打造成街道的品牌。

社区吹哨叫来“外援”

11日一大早,平时都在九龙湖校区办公的东南大学后勤部负责人张小伟,准时到了成贤街社区,和他一起去的,还有学校的6名保洁员。“社区的家园清洁日,我们必须随叫随到。”张小伟说。

家园清洁日,是新街口街道从6月份开始发起的志愿服务活动,6个社区每月进行一次,整合共建单位资源,集中力量啃下辖区环境卫生的“硬骨头”。一周前,成贤街社区书记万六梅吹响了清洁家园的“集结哨”,辖区单位纷纷响应。

除了东大后勤部,中华联合保险南京分公司的团委书记方越带着业务人员最先报到;正在社区出新老旧小区的施工单位桥新建设调配了建筑工人赶来支援;管理进香河菜场周边环境的红庙物业原地待命;驻区部队子弟兵也整装待发;新街口街道城建城管中心主任竹军波和工作人员一早就在现场等候大部队……

“他们都是社区的老朋友。”万六梅说,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平时工作中的互动,成贤街社区与共建单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外援”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共建单位,社区党员、网格员以及志愿者力量悉数加入,上午9点,数十人的队伍集结完毕。

发动共建单位、志愿力量参与清洁家园日,已经成为各个社区的“规定动作”。“社会治理引入更多主体,党建是最好的纽带。”张巍说,提升新街口地区人居环境品质,不仅仅是回应百姓的关切,同时也是共建单位的诉求,清洁家园日通过党建平台聚合治理力量,切实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老旧小区畅通“肠道”

废弃的纸箱泡沫盒、积满灰尘的童车、塞满杂物的蛇皮袋、装修时多余的边角料……一上午,进香河菜场的二层平台上,从4栋居民楼内清理出的垃圾堆成小山。

建在进香河菜场上方的进香河10号、12号、14号、16号小区,已有20多年历史,是典型的主城老旧小区。4栋居民楼内住了800户居民,靠二层大平台实现联通。“个别居民生活习惯不好,喜欢把不用的东西堆到楼道,还有的高层住户直接把垃圾扔到大平台上。”奚爱云在菜场楼上住了多年,让她头疼的还不仅仅是卫生环境,“要是发生火灾,或者哪家老人需要急救,楼道堆满垃圾影响通行,那就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了。”

近年来,为优化居住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成贤街社区对这4栋居民楼已经组织多轮楼道清理,平台也定期保洁,卫生状况已经大有改观。“主要的问题还是楼道杂物。”万六梅说,改变百姓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意识需要时间,但让她欣慰的是,社区每次组织清扫活动,楼栋里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志愿队伍。

“清洁家园日,并不是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突击行动。”竹军波说,这将是新街口长期开展的“固定节目”,通过这种形式提升小区环境,带动更多人建设美丽家园。

长效管理还靠“行家”

一月一次的家园清洁日,显然不能让老旧小区脏乱差的人居环境“药到病除”。新街口街道无物业小区超过60个,让这些小区的卫生环境实现长效管理,必须请“行家”。

“我们楼里的每一套房子都值几百万,但周边环境实在跟房价不匹配。”小区居民郝静说,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又是南师附小的学区,房子的价值越来越高,居民的需求也日渐增多,“如果能引进物业,把这4栋楼管起来就好了。”

实际上,为这四栋楼配备物业,早已排上了新街口街道的议事日程。在提升进香河菜场外围环境秩序过程中,红庙物业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街道也希望企业能把菜场外围环境和居民楼环境统一管理起来。“已经有不少居民找上门,希望我们能接管小区。”红庙物业公司总经理张家栋说,企业与街道正在就细节方面进行磋商,“希望能尽快进驻,居民楼的环境甚至都不如楼下的菜场,这也影响新街口中华第一商圈的形象。”

今年,南京市委市政府为提升新街口核心商圈品质,重拳整治片区综合环境,其中卫生状况就是重要的内容。“无论是从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角度,还是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角度,提升老旧小区环境,都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的事情。”新街口街道办事处主任史庆峰说,街道将尽快为小区引入社会化物业,让老旧小区也享受“专业管家”的服务,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报记者 盛文虎

本报通讯员 卢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