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看看“老大难问题”解决了没有:检验成效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所作出的重大部署,对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做坚决斗争。”

通过主题教育,教育党员干部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切实把问题解决好。解决问题不只是浅表的小问题,而是要直指“老大难问题”,要让“老大难问题”得到根治。通过主题教育使得一些“老大难问题”得到真正解决,有四个问题需要进行追问:老大难问题“都是些什么问题”?老大难问题“谁最想解决”?老大难问题“谁是责任主体”?老大难问题“如何得以解决”?

老大难问题“都是些什么问题”?

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认清问题,把握住“老大难问题”的本质。“老大难问题”是各行各业中都存在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是关涉老百姓日常生活或者关涉民生的根本问题。显而易见,“老大难问题”本身肯定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老”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事情的时间延续较长;“大”是个程度概念,与小相对应,指问题涉及的面大或者事情本身大;“难”是一个状态概念,与容易相对应,是指不好解决。从中可以看出,“老大难问题”可能本身就是大的难题,一出现就难以解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来是小问题,但因长期没有解决,日积月累,被拖成了大问题,愈发难以解决。

因此,“老大难问题”蕴含这样的三种逻辑:一是新问题因迟迟不能解决形成老问题;二是小问题因迟迟不能解决变成大问题;三是简单的问题因迟迟不能解决变成难问题。无论是不好解决的大问题还是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小问题,最终形成不好解决的老问题。

当然我们必须明确,凡是“老大难问题”往往是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必须放到高度重视的层面看待的问题。“老大难问题”并不是形成了就能悬置的问题,也不是拖着不解决就可以化解了的问题,而是需要我们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老大难问题“谁最想解决”?

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蕴含着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主体。有这样一群人长期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这些人是什么人?他们有怎样的诉求?“老大难问题”涉及的绝不是个体问题,而是一个面的问题,需要解决“老大难问题”的需求主体通常是社会群体性存在。“老大难问题”关涉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是长期渴望“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的主体。“老大难问题”多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老大难问题”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所在。

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所在,哪里有人民的需要,哪里就有初心所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老大难问题”上将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以此体现阅卷人的主体地位,就不会长期存在和大量存在“老大难问题”。

老大难问题“谁是责任主体”?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的现实需要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或者是客观实际的需求,就会形成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类的矛盾确实很难解决,客观性的问题需要通过社会进步和发展逐渐推动不断加以解决。但也有大量合理的、与人民群众日常需求息息相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谁是解决“老大难问题”的责任主体?答案很明显,是“老大难”问题的归口部门、行业中居于负责地位的领导们,而这些领导基本都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老大难问题”的形成,很大因素也在于部分干部不了解情况、不体察民情、不努力解决、不积极作为。这些行为也有一个共性的特征,就是长期缺位,缺位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认识缺位。很多负责人无视问题存在。这种无视,是根本没有把精力和关注点投向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正是因为一些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不体察民情、对群众呼声充耳不闻、对群众冷暖不管不问,形成认识缺位。二是责任缺位。明知问题存在,故意回避问题或者推诿扯皮,不直面问题,能拖就拖,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新问题拖成老问题,好办的问题拖成难缠的问题。三是能力缺位。虽然正视问题,但由于对问题缺乏深度调研,没有找到问题根源,没有想到有效的办法,没有能力去解决。正是因为能力缺位,才导致解决问题不到位,问题一直存在却无解,才导致“老大难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老大难问题“如何得以解决”?

前面三个问题的分析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老大难问题”的性质、需要解决问题的需求主体以及能够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事实上,我们更关心的是“老大难问题”解决的路径何在。基于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具体目标和措施,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1、主题教育为强化人民主体地位布局谋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要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有活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进一步保持党的先进性,“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那么,如何能够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可以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人民性。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个“初心”直接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联系。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为了人民,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应该体现在行动上、具体的环节中和日常的小事上。中国共产党不会也决不允许无视群众利益和需求的行为存在。

“老大难问题”解决的直接受益者就是人民群众。主题教育更加强调了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对于为人民谋幸福而敢于解决“老大难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主题教育是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一个积极举措,与以前的主题教育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在2014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组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的认同乃是一个政党执政的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闪耀着人民性的光辉。

解决“老大难问题”,就是满足人民的需要,这就是初心,也是主题教育的主题所在。

2、主题教育为把握“老大难问题”的本质铺路。

解决“老大难问题”的一个关键还在于把握住其本质。主题教育对此有重要法宝。在主题教育中重点措施有六项,其实每一项措施都可以说是对“老大难问题”解决的良药。

比如,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努力取得最好成效。对于具体的“老大难问题”而言,就需要党员干部俯身向下,调查研究,检视问题,落实改进。

比如,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要教育党员干部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切实把问题解决好。这些要求和措施就是解决问题有力的动员和推进方式。

再如,要把“改”字贯穿始终,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够当下改的,明确时限和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盯住不放,通过不断深化认识、增强自觉,明确阶段目标,持续整改。要有针对性地列出需要整治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专项整治情况要以适当方式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通报,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肃查处。这些从努力方向、实施路径和效果要求,甚至是外部监督以及查处方面进行了规定,可以看出我们党走群众路线的决心和信心。

3、主题教育为解决“老大难问题”的主体补钙。

解决问题的人很关键,抓住了能解决问题的人,“老大难问题”的解决就成功了一半。根据中央统一安排,本次主题教育分两批在县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这也是我们党在党员干部中抓“关键的少数”的重要举措。俗话说“老大难,老大出面就不难”,“关键的少数”也是解决“老大难”问题的重要力量。

主题教育首先强调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中国共产党人补足精神之钙。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过程中,要避免漫无边际、走马观花,避免浅尝辄止、一知半解,避免空喊口号、学无实效。要充分体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实际意义,实际地深化主题教育效果,要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微杜渐。甚至基于问题源头,积极预判,防止可能出现的“老大难问题”,避免有损人民群众利益的状况发生。

主题教育不仅要求思想层面的触动,更要求实践层面的践行。本次主题教育确定的具体目标不仅“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还要求“干事创业有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要求直面问题、着眼问题,目标是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着不担当、不作为,尤其是为人民服务上意识欠缺、责任欠缺和能力欠缺情况,主题教育要求党员干部回到初心,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到首位,担当使命,全面检视,自我寻找不足,全面抓落实提高,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喊口号,而是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的现实需要,是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事件中的行动。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会补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钙、思想之钙,才能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才能真正贯彻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作者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