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在塞尔维亚举办“映象·中国”庆祝建国70周年摄影展】塞尔维亚

2019年7月21日,《映象 中国》 建国70周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摄影作品展在“2021欧洲文化首都”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市开幕。影展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伏伊伏丁那OK协会、中国和塞尔维亚教育交流协会协办。

《映象 中国》由70幅单幅及组照作品组成,摄影作品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影展在诺维萨德2021欧洲文化首都项目画廊Svilara展出,分为“光与影”、“历史印记”和“我的故乡”三部分。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运用不同的形式和技巧,记录下来自中国乡村和城市的各色景观,并以“倒影”“映射”的概念将其表现出来,造就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摄影展。

诺维萨德大学艺术学院院长Sinisa Bokan,副院长Dubravka Lazic,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陈欣钢,诺维萨德2021欧洲文化首都项目代表Violeta Djerkovic,伏伊伏丁那OK协会创始人Ivica Karlavaris,中国和塞尔维亚教育交流协会主任田真等出席会议。同时,来自贝尔格莱德的艺术家、媒体人和大学生也参加影展开幕式。

诺维萨德大学艺术学院院长Sinisa Bokan在致辞中欢迎中国传媒大学师生,他说,很高兴中国传媒大学的暑期海外实践团来诺维萨德大学举办这个展览,我们希望两校大学生在文化、艺术和学术领域能有更多交流和竞赛。

中国传媒大学陈欣钢副教授说:《映象 中国》是电视学院全体本科生参与的一项命题图片创作,同学们通过镜头记录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我们从2000多张照片中选出70张进行海外展出,为祖国70周年的献礼。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在塞尔维亚举办的首场海外摄影展,同学们克服了语言、文化、专业习惯等差异,是一次很好的国际交流实践和专业锻炼。

诺维萨德2021欧洲文化首都项目代表Violeta Djerkovic说,我们很高兴在这里展出中国大学生的作品,让我们从画面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希望能有多跨越文化、国界的作品能够在我们的画廊展览,增进交流。

来自贝尔格莱德的艺术家和媒体人与承担策展、布展工作的中国传媒大学“塞尔维亚水下摄影暑期海外实践”工作坊师生进行了现场交流,此次摄影展的摄影作品将中国大学生对祖国的印象带到一带一路沿线的欧洲大陆。不同肤色和国籍的参观者与中国大学生对作品的内容、技术、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我今年78岁了,我非常喜爱中国。我以前是一名歌唱家,后来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就转行学习中国画了,而且现在我还在努力学习中文。” 年近八旬的匈牙利女士Susana母语是匈牙利语 ,30岁学了塞尔维亚语, 60岁开始学中文和英语。她向传媒大学的学生们介绍,她非常喜欢展览中的一幅作品 山石和树木枯枝的倒影,画面仅由黑白灰组成,树枝相互交错,颇有一番中国山水画的韵味。这位老人还在现场清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

还有一位塞尔维亚年轻小伙子表示对中国文化十分钟爱。在摄影展上,他对那副中国农村的婚礼的照片很感兴趣,问起了为什么要在队伍前面扛着一头猪,以及匾额、牌坊、轿子等等东西分别是什么。

观众在交流和提问中纷纷表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教育的兴趣。“这里几乎全是水面的倒影,中国有很多湖泊吗?还是有另外的创作方法?”一位来自诺维萨德大学的教授提出。来自贝尔格莱德的一位高中生说:“我真想高中毕业后来中国读大学!”

伏伊伏丁那省电视台电台对本次摄影展进行了拍摄和采访。

观展嘉宾在留言簿留言

观展嘉宾

诺维萨德大学艺术学院院长Sinisa Bokan,副院长Dubravka Lazic,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陈欣钢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策展及参展团队获得证书

附作品:

(杨尔康:影)

(刘仕然:雪中的十七孔桥)

(申皓文:军魂闪闪)

(吕 毅:迎亲)

(魏嘉澍:微雪之楼)

(刘冰:鼓楼)

(孙海天:镜)

(陈敬瑜 :跑山鸡)

(邱思凡:久违)

(钟凯昕:花楼)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