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创刊 关注| 67周年!《中国工运》杂志创刊回顾

今天,《中国工运》杂志迎来了它的67岁生日。

1952年7月25日,《中国工运》杂志创刊。全国总工会创办《中国工运》杂志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中国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将到来的新形势,加强对全国工会工作的指导,提高工会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毛泽东同志欣然挥笔为《中国工运》杂志题写刊名。(当时毛泽东同志题写了两幅。其中一幅自1952年第一期《中国工运》至1958年第十期刊用,另一幅的手稿现存中央档案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工运》曾几经停刊、改刊,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刊名未能延续下来。1995年,《中国工运》杂志采用未曾发表过的毛泽东同志亲笔手书的另一副刊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富春同志亲致《发刊词》,彰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关怀和支持。

李富春同志在为《中国工运》杂志创刊号撰写的《发刊词》中,阐明了出版《中国工运》的目的。文章写到:“中国的职工运动自以中国工人阶级为首的全国人民,争取了全国解放后,现在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恢复生产的阶段已经结束,大规模的建设时期,即将开始。在这一个新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历史时期,工会工作的任务是复杂的繁重的,因此,加强对于工会干部(当然不只是工会干部)与工会积极分子的思想领导,提高他们的政策思想水平,采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纠正已经发生的并防止可能发生的任何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及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中央有关工会工作的指导方针的倾向,使我们的工会工作,遵循党所指示的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便成为全国工会的领导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当前的急务。”为了“实现对于工会干部与工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策,与实际工作的领导”,决定出版《中国工运》杂志。在《发刊词》中,李富春特别就《中国工运》杂志的办刊内容,着重强调了三点——

“一、要系统地介绍并通俗地解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中国共产党中央一般的关于工会工作的理论性的指示,特别是关于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的工会工作的理论与政策的指示,以便通过这种关于工会运动的理论和政策的介绍与解释,来指导当前的工会工作,克服当前工会工作中理论落后于实践的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二、要及时地系统地介绍有关工会工作的,特别是关于在基本建设中及生产中关于增产节约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动爱国主义的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任何的一个先进工作经验的创造,都是工人阶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创造性的劳动(包括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果,都是对于今天的新民主主义建设与明天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的伟大事业的一种具体的实际的贡献。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研究和推广。”

“三、要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有目的地进行工会工作中各种新的重大的带有原则性的讨论,以便通过这种讨论,加深我们对于这些重大的带有原则性的问题的认识,推动我们的调查研究与理论学习工作的开展,活跃工会内部的民主生活。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下的工会工作,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没有或者很少成熟的经验可以遵循的。其中有许多重要问题,如:工资问题,工时问题,奖励问题,劳动保险与劳动保护问题,基层组织问题,劳资关系问题等等,如果不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三翻四覆的讨论与重点试验,就很难得出完全可靠的正确的结论。但这种讨论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有目的地进行,必须使它有始有终,决不能草率从事,放任自流。”

李富春在《发刊词》中要求“工会工作的同志、各工业部门的同志、各级党委的同志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同志们,都能自动地积极地参加《中国工运》的编辑工作,为《中国工运》写稿,并参加《中国工运》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的讨论。使《中国工运》真正成为工会积极分子,工会干部与各工业部门的干部学习理论的园地,学习各种先进经验的学校,讨论职工运动中带有政策性、原则性问题的论坛。”

创办初期的《中国工运》杂志,开本为正32开,内文页竖排,文字为繁体字,每期页码不固定,根据内容需要增减页码。

《中国工运》创刊号,开设了“专论”“经验交流”“苏联经验介绍”“通知指示”等栏目。其中,“专论”栏目刊登了赖若愚的文章“克服工会工作中的工联主义倾向”、刘子久的文章“加强对于工人群众共产主义与共产党的教育”;“经验交流”栏目刊登了时任东北总工会副主席宋平的文章“东北工人怎样制定今年的增产节约计划”;“苏联经验介绍”栏目,刊登了“苏联企业中集体合同产生的历史过程及现状”等文章。自第二期以后,又增设了“特载”“工会工作述评”“工资问题讨论”等栏目。譬如,《中国工运》第二期“苏联经验介绍”栏目,刊登了全苏工会主席库兹涅佐夫的文章“为社会主义竞赛进一步的高涨而奋斗”。创办初期的《中国工运》,所涉内容,都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重点和热点话题,对启发全国广大工会干部的理性思考、推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会工作、工运事业和工运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对助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起到了很好的园地、学校和论坛的作用。ky学习的园地、推广先进经验的学校、研讨工运热点话题论坛的作用。

来源:《中国工运》杂志

本期编辑:肖婕妤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