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把脉问诊”蓬江区...】

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把脉问诊”蓬江区黑臭水体整治

调研组实地察看丹灶河上游黑臭水体应急工程的进展情况。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胡晴晴 通讯员/林绣兰) 为积极响应省、市人大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推动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的决定》,7月9日,蓬江区人大常委会组织13名市、区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对全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把脉问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全,区领导关志钒、黄锡炎,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调研。

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一直是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之一。经过2018年底重新排查,全区列入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的河段有5条,分别为天沙河华盛路—江咀水闸河段、杜阮河高速入口桥—新河桥河段、六联水库至木朗排灌渠、龙榜排灌渠、环市丹灶河,总长约35.46公里。

近年来,部分群众反映环市丹灶河因污水直接排放导致黑臭水体现象突出。多名人大代表经过实地调研、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在今年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丹灶河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建议”。今年5月,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组成专题督办小组,认真督办代表建议,进一步推动解决人大代表反映强烈的环保问题。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7月9日,专题调研组一行深入杜阮镇丹灶河上游、木朗排灌渠南支渠,实地察看丹灶河上游黑臭水体应急工程和木朗排灌渠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施工现场,听取有关负责人介绍河涌水质现状、工程整治方案和现场施工情况,详细了解黑臭水体成因及项目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进一步看清“症状”,摸清实情,“步步紧逼”力促落实。

总体进度缓慢,整治困难多样,源头治理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多……针对当前蓬江区水体环境治理的严峻形势,调研组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听取了近期该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代表们认为,蓬江区政府在黑臭水体整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展现出狠抓整治的巨大决心,但该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任务重,治理难度大。针对该项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代表们纷纷各抒己见。

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区委常委关志钒代表区政府作出回应称,将认真整理和吸收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继续开展好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努力实现“长制久清”的目标。代表们表示,将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既要做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推动者、监督者,更要做环境保护的宣传者、践行者。

部分代表声音

市人大代表骆昌云:黑臭水体整治要抓住关键,做好源头截污和管道疏通,引导实现雨污分流,同时要加快项目工程建设,让老百姓能更快看到整治成效。

市人大代表王宇霞、区人大代表陈漱文:要加强水资源环保宣传,增强市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同时让他们知道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重要性和作用,促使其身体力行参与环境保护。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永金:要加快建设完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逐步提高工业园区扩园提质的质量,这将有利于促进园区招商引资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

区人大代表李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继续狠抓污染源整治,加强对工商企业特别是餐饮业的监控;同时要强化污染源管控,落实治污责任,加大整治力度,确保污水处理率全面达标,争取使蓬江区成为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相关新闻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黑臭水治理工程稳步推进

为了切实做好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改善蓬江区水环境,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实施,6月25日,蓬江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黑臭水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目前,该工程稳步推进,共清淤约700米,清淤量约2000立方米,路面破除、砼渣清理、水稳层破碎完成约600米,铺设管道约200米。

该工程将原有2条黑臭水体(天沙河、杜阮河)和新发现3条黑臭水体(丹灶河、龙榜排灌渠、木朗排灌渠)打包进行系统整治,采用EPC+O模式,建设期18个月,运营期36个月,估算总投入达13.87亿元,主要建设截污管网和一体式污水处理设施等43宗市政工程,实施河道清淤和滨江新区内涝治理工程等12宗水利工程。

为此,蓬江区迅速成立由区长任总指挥长,区委副书记、常委任副总指挥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1+4”整治方案和“6个一”工作制度,从组织架构上落实黑臭水体整治“长制久清”;项目由指挥部制定联席会议制度,每周一召开联席会议,针对项目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场研究解决方案并狠抓落实;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以黑臭水体整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加深群众认识,在全区形成合力共治的良好氛围。

其中,治理工作的第一步——截污采用先易后难、分段推进的方式,基本实现流水线作业,最大程度上缩短了封闭道路的时间,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同时,将挖出的淤泥分为有害和无害两类,有害淤泥进行焚烧处理,无害淤泥根据需要可用于绿化工程、土方回填等,充分利用资源并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

本项目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至2019年10月31日):针对被考核河涌实施河涌沿线排口截污及内源治理,快速解决河道水质问题;第二阶段(至2019年12月31日):“由线到面”针对建成区完善污水主干管网,补短板;第三阶段(至2020年6月30日):防洪排涝达标整治,解决影响民生问题;第四阶段(至2020年12月31日):开展垃圾中转站及农村污水整治工作,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见习记者/罗霈 通讯员/刘俊森)